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结题课题>>子课题方案>>文章内容
葛怀静——《以游戏形式优化小班幼儿一日活动实践的研究》子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1-09-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以游戏形式优化小班幼儿一日活动实践的研究

葛怀静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幼儿的很多经验都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幼儿园生活各环节对他们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幼儿的生活就是课堂。而游戏是幼儿重要的生活方式,没有游戏,幼儿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精彩的。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是一种玩耍,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和生活。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3-4岁幼儿想象的无意性和思维的“拟人化”特点使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游戏是小班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动作、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保持愉快情绪,求知欲与创造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而生活对小班幼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处于生活基本适应和生活能力初步发展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幼儿的一日生活皆为课程”、“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皆为幼儿课程实施者”这样的理念,课程的范围已大大扩大,这为我们开展该项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我们想通过游戏与生活的自然结合,使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生活,在生活中快乐地游戏。

二、理论支撑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终生的。主张“教学做合一”。

2.《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核心概念界定

1. 游戏:游戏不仅是一种玩耍,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和生活。游戏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动作、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保持愉快情绪,求知欲与创造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2幼儿一日生活:所谓“生活”,广义上是指人的存在和发展相关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一日生活”,就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幼儿来园至离园的整段时间中所安排的各项活动。即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包括:幼儿在园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

四、研究目标

1.采用游戏形式开展生活活动

2.利用游戏元素探索学习活动

3.营造游戏氛围开展区域活动

4.提供游戏时间保证自由活动

五、研究内容

通过游戏与一日生活自然结合,使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生活,在生活中快乐地游戏。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求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

2.调查法:

  采用问卷、谈话、座谈调查,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

3.个案分析法:

收集典型的实施个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和提炼科学有效的实施举措,及时予以推广。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2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进行论证、修改、完善方案。学习理论和资料,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3----2011.7以游戏形式的一日活动组织的模式和策略的研究。

1.通过搜集资料,理论学习,实地指导,案例分析,经验介绍,交流讨论的方式组员开展相关学习。

2.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

3.每周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交流,积极反思和调整,不断总结经验,注重及时评价,突出日常性,过程性,撰写相关教育随笔、观察记录等。

4.根据活动的要求邀请部分家长来园参与上课或游戏,增强互动性,共同研究、实施,提高和家长的教育能力。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8)汇总整理资料,分析、归纳、提炼,完成课结题工作编印课题成果集。音像成果资料展示,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渗透的目的。

八、研究成效:

1.研究的论文、案例、随笔、优秀一日活动方案汇编的成果集。

2.收录、编辑《以游戏形式优化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实践资料》

九、研究组成员分析:

葛怀静:

小一班班主任,负责小一班社会礼仪课程教学。参与市级已结题课题《小手拉大手,公德万人行》;参与市级已结题课题《家园协作背景下幼儿礼仪教育的策略研究》;

新北区一、二等奖的教育案例《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心好,一切都好》;区教学设计一、二、三等奖;区论文二等奖《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省蓝天杯二等奖、师陶杯三等奖论文《试论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师陶杯论文三等奖《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辅导的礼仪公德剧《在公交车上》获第五届“星星火炬”全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常州地区选拔赛中获学前组表演类二等奖。

高丽泽

小一班教师,园新教师学习共同体小组组长,园阅读体验组组员,爱学习、能接受新鲜的事物,勤于思考,乐于反思,在解读幼儿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论文、案例获得省、区奖励和发表。

李婷:

小三班班主任,园优秀青年教师,,有礼仪课堂教学的经验,多次参与园部礼仪课堂教学的实践、话题研讨与幼儿礼仪话题的研讨,所攥写的论文获省、区奖励。

马松:

小三班教师,负责小三班社会礼仪课程教学,乐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受到班级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十、研究保障:

1.学习教育理论。围绕课题研究,确定几本理论专著作为教师的必读书目。按照课题进展程度.

2.教师安排:班级教师分别对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不同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侧重的研究,做好充分的记录工作。班级一位教师负责总体的资料撰写,组内教师注意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3.加强课题管理。

4.在园总课题的引领下,成立子课题.认真组织、筹划该课题组的组织落实措施,确保研究的正常开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