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读者: 李婷 课题组: 在绘本阅读中开展生命体验教育的行动研究
作者 |
|
学习内容 |
实践篇——社会领域 | ||
杂志名称 或书名 |
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 |
发表日期 或出版时间 |
|
页码 |
109——129 |
学
习
摘
要 |
(一)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二)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2.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 3.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4.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 5.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 6.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 7.引导幼儿接触和认识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培养幼儿尊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 8.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 ||||
读
后
感
悟 |
《纲要》将潜移默化作为社会教育的首要特点,强调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 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还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同时把幼儿与成人 伙伴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作为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资源。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幼教工作者对社会领域课程认识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在教育中抓住一切社会教育的契机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只有这种结合现实生活的社会教育才能取得成效。社会教育强调幼儿在做中学,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 幼儿园社会教育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和自我概念。他通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各环节使幼儿初步了解社会,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技能,发展起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态度,以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 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他们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它对幼儿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时,首先要尊重接纳每名幼儿,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其次,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在幼儿的交往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适时给予指导;第三,还要为幼儿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施加积极、正面的影响;最后,主动与家庭合作也是幼儿园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单一呆板的说教,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形成。幼儿的社会教育是常抓不懈的教育,对幼儿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
银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读者: 李婷 课题组: 在绘本阅读中开展生命体验教育的行动研究
作者 |
|
学习内容 |
绘本阅读 | ||
杂志名称 或书名 |
《晚安,猫头鹰》 《大卫,不可以》 |
发表日期 或出版时间 |
|
页码 |
|
学
习
摘
要 |
绘本一:《晚安,猫头鹰》 内容:猫头鹰栖息树上想睡觉,但一会儿蜜蜂来了,嗡嗡嗡…;一会儿小松鼠来了,吃着坚果,喀哧喀哧…;一会儿乌鸦来了,哇—哇—…;一会儿啄木鸟又来了,啄着树干笃笃笃…猫头鹰怎么能睡着啊!…再接下来,云雀,松鸦,布谷鸟,知更鸟,麻雀,鸽子都来了…小动物们站满了大树的枝枝杈杈… 绘本二:《大卫,不可以》 内容: 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 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
| ||||
读
后
感
悟 |
为他人着想是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所必需的要求。小班幼儿进入集体生活,开始关注他人。随着小班常规的学习,他们知道在一些环节不能大声吵闹,对于他人不安静的现象进行制止或“检举”。但就个人而言,在具体的生活环节中经常出现在睡觉、吃饭、排队或其他活动时大声讲话、搬取椅子或玩具时不能轻拿轻放等行为表现。有的幼儿听到吵闹的声音会捂住耳朵,大喊“不要吵了”,有的幼儿认为很好玩,会相互模仿,不知道轻轻讲话。但教师的提醒也只会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 绘本《晚安,猫头鹰》中有许多小动物的叫声,情节重复,适合小班幼儿阅读,且容易引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故事中猫头鹰因与其他小动物因为生活习性不同需要在白天睡觉,而其周围的其他鸟类却总是吵个不停,所以猫头鹰根本没法睡觉。整个故事传达出要和谐共处,为对方着想的浓浓气息。在绘本中,幼儿对故事中的各种拟声词很感兴趣,能够认识松鼠、蜜蜂、鸽子常见的鸟并且知道他们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阅读中体验猫头鹰睡觉时被吵到的复杂心情,并能够进行表达,在感受安静带来的美好和快乐时初步感受要为对方着想的情感。在集体生活中有愿意按照“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放东西轻)的要求游戏和活动的愿望和行为。注入为他人着想最初的意识启蒙。 当我翻开《大卫,不可以》,发现故事中的大卫很像自己的小时候,以前我也犯过这样的傻事啊,妈妈也总是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当时感觉很烦,现在渐渐自己长大了,明白那些都是妈妈的良苦用心。而自己等到大的时候才明白,似乎晚了。在平时老师也总是对孩子说“这不可以,那不可以”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知道,你怎么老说啊”有的家长说“孩子慢慢的长大,说什么话,老是喜欢和你对着干,越来越不听话了。”我想孩子还是不懂得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认为那是一种束缚、约束。孩子的叛逆心里也会越来越严重。在这本图画书中,通过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孩子,更能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其中的内涵,原来妈妈的“不可以”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从而理解妈妈爱,体谅妈妈。 |
银河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读者: 李婷 课题组: 在绘本阅读中开展生命体验教育的行动研究
作者 |
郑福明 费广洪 |
学习内容 |
第五章——社会性游戏 | ||
杂志名称 或书名 |
《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七版 |
发表日期 或出版时间 |
|
页码 |
137 |
学
习
摘
要 |
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需要学些什么呢?如果社会化不在关注仪态和礼貌的问题,那么幼儿教育课程必须包括哪些社会行为的学习呢?以下是其中需要包括学习的内容: 1.与其他幼儿接触和游戏 2.与同伴交往,学会给予和接受 3.与同伴和谐相处、互动 4.从另一个幼儿的角度看问题 5.学习轮流与等待 6.与他人分享 7.尊重他人的权利 8.解决人际冲突 | ||||
读
后
感
悟 |
社会性游戏是幼儿对将来社会的预演,为他们适应以后的成人社会、掌握社会规则、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合理的行为方式提供了一个舞台。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承担着许多不同的角色,每种角色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与做事规范,如一名学生既是父母的孩子,又是周围同学的同学,又是老师的学生,而扮演好孩子、同学和学生的角色就必须学习,因为这些角色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赋予的。对于幼儿来说,社会性游戏中角色扮演正是一种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在游戏中,幼儿作为一个小小的“社会人”,承担着相应的的社会角色,需要遵循一定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并且要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 规则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在幼儿期甚为关键。规则意识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养,而游戏是最好的途径和手段。在社会群体和各种社会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等候和轮流的情况,这时候,我们的规则意识和养成的守规习惯就会发生作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今社会做什么事要遵守规则。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也要遵守游戏的各种规则,如“红绿灯”游戏中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下棋要遵守下棋的规则,买菜时要遵守先付钱再拿菜的规则。幼儿还要逐渐学会如何制定规定规则,甚至他们学会根据他们的理解修改规则,这使得幼儿对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幼儿理解、适应各种社会生活。幼儿正是通过游戏去积极地认识、理解并内化生活中各种社会的。 社会性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典型的游戏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一种综合性强的游戏方式。总之社会性游戏为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社会性游戏且认真指导,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开展游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