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阅读组工作总结
张阿花
本学期,在我园领导的引领下,在总课题——“在绘本阅读中开展生命体验教育的行动研究”思想的指导下,班级开展了“绘本体验活动对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的子课题,现将子课题实施情况作一总结:
一、利用各个环节提高幼儿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书
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书,似乎与子课题没有太多的关联。但这却是保证子课题有效开展,高效开展的前提。
孩子喜爱书不是天性,是成人后天的引导与培养。在子主题开展得前期,在一日的教学活动个环节,我们会利用适当的机会,如餐前,区域活动,结合主题,根据幼儿的经验基础和需要。有重点的为孩子选择图画书,让孩子爱上阅读。比如:散步前我们给孩子讲《散步》这本书,在甜甜的糖果主题中,我们选择《刷牙》、《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书。在户外活动之后,我们给孩子讲《排队》这些小熊宝宝系列图书。画面简单,形象可爱,而且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贴紧。通过一个阶段的阅读,孩子们对于图画书的喜爱之情明显比开学初增加了。他们看书的过程中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撕书了,不乱扔书了,他们知道书是有趣的,好玩的。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有4-5个幼儿仍然不太喜爱图画书。
二、充分了解班级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同时,针对子课题,参照《纲要》117页,我们调查了班级幼儿现有的交往能力。通过家长访谈,平时的观察,我了解了班级幼儿的交往那个能力。
班级幼儿人数为31人。有8人知道班级所有幼儿的姓名,性别。所有的人都能辨别生人。有11人知道大部分幼儿的姓名,其余幼儿只知道4-5个个别幼儿的姓名。
在遇到纠纷的过程中,有18名幼儿不会自主地解决。其余的孩子都能做到遇到纠纷不打人,不骂人,试图讲道理或者主动地退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与同伴共同生活的快乐。
有14个孩子能够听懂并执行成人的指令性语言。其余孩子有的听不懂指令性语言,有的听懂了不愿意执行指令。
在日常的生活中,29个孩子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11个孩子能够主动地问候招呼小朋友。其余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才知道招呼小朋友。
在做客的过程中,有很多孩子会乱翻别人家的东西,还有部分孩子会要吃要喝。
通过调查分析,很好的了解了班级幼儿现有的人际交往的水平跟能力,发现了班级幼儿在人际交往这块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班级子课题的开展,做了很好的准备。
三、选择出适合子课题开展的图画书
在幼儿园,班级的图书资源库中,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图画书。但是真正适合小班的图画书,适合小班幼儿开展交往能力研究的图画书是不多的。在子课题开展前期,姜蕴蓉老师,尤舒玥老师,从班级的图画书中筛选出了适合该子课题实施的图画书。在此,非常的感谢两位老师。如:《蝴蝶风筝》学会分享和宽容、《一根刺的小刺猬》学会真心的付出、《兔子借地》学会和谐地分享、《吉娜的玩偶小狐狸》学会同情和给予等等,这批图画书不仅节省了班级老师选书的时间,更让我们在开展课题的过程中找到了方向。
四、积累了一部分子课题的教学案例
在日常的图画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一方面要根据级组的课题走,一方面还要考虑子课题的实施。在子课题实施过程中常常感觉适合子课题的教学活动没有时间去实施。因此,我利用餐前故事时间,区域阅读时间,尽量把子课题活动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去。在这学期中,也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适合的教学案例:如《抱抱》、《 我爱你》、《鼠小弟,鼠小弟》、
《好饿的小蛇》。
五、自身研究水平的提高
在子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发现自身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比较薄弱,研究意识和行为不强。研究的方法也有很多地方不妥。在子课题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自身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尝试会发自己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研究步伐。
相信,只要踏踏实实的做子课题,在带给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将带给老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