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阅读组工作总结
徐秋
本学期,我参加了园课题《在绘本阅读中开展生命体验教育的行动研究》,在这期间,我努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 我做了什么
在课题计划审议前,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生命、体验、绘本阅读类文章,使自己积累这方面的
知识经验,努力使自己在思想上从原有的绘本课题里走出来,同时,在这个课题中找到绘本阅读与生命体验教育两者之间关系的价值点。
接着,根据园级课题的研究方向,我所在班级的孩子年龄特点、孩子的基础经验、家长情况等,撰写以小小班为单位的子课题《家园共育与幼儿绘本阅读中生命体验教育的探索研究》,经过了园教科室、所有组员的共同商讨,最终确定,以小班、小小班为单位的集体合作,一起进行课题的开展。
在12月份的绘本阅读焦点课《团圆》上,我分析了银河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实际基础情况,那就是团圆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吃饭。而对于现在大三班的孩子来说,对于爸爸在外地打工,长期不在家没有感受,他们的爸爸是常年在家,最多的也只是出差几天,对于爸爸的感情不会因为几天不见而加深或者减弱,甚至于没有多大感受。而对于爸爸带回来的礼物却是记忆犹新,过后想起来,还能记得是爸爸从什么地方带回来的。对于爸爸的感情还是长期在家时的点点滴滴中建立起来,对于和爸爸一起动手做的事情很感兴趣。
我还把《团圆》这个绘本进行了教材分析,那就是绘本是通过对如今社会中长期在外打工的家庭的一个写照,整本书字里行间、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刻画出了爸爸对于孩子的爱,以及一家人团聚时的快乐。把爸爸这个慈爱、高大、有责任感的形象也刻画的非常逼真,读完这本书,让你在分享这一家人的团聚的喜悦,同时,心里也是酸溜溜的。孩子的天真、可爱;爸爸的伟大、责任感强、为生活奔波的不容易而感到高兴和心酸。为爸爸给孩子的祈福而感到爸爸的伟大。
我还对教材选择与使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本次活动节选了这本书的部分画面,也就是小主人公与爸爸团聚后做的一些事而展开活动,让孩子们在观察画面和思考问题的同时,感受爸爸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爸爸的爱。为此,我定了三个目标,即1.通过观察画面的细节,体会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亲情。2.养成观察画面、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意识。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体会爸爸对孩子的爱。
二、 我的设想
1、 课题目标
一个学期转眼就结束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这个课题已开展了一个学期,我的设想是我组
老师能否对这个课题的最终目标做一个设想,并细化到每个学期。再以学期为单位,将目标细化到每个月。这样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做课题。
2、 活动安排
组内老师对于阅读课、体验课的课型还处于模糊状态,能否在下学期里安排2-3次教研课,这
样便于老师对课型的掌握。
3、 会议的安排
以月为单位,针对老师们的活动开展感受与调整建议可以互相交流。这样也便于老师们的质疑
不会越积越深。长期下来,思想上形成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