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结题课题>>过程资料>>文章内容
银河幼儿园呵护文化下的行政、教育集体研讨会(二)
发布时间:2012-11-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参与人员:吴亚英、薛丽亚、陈美英、王彦、徐志国、陈静、夏缨、吕慧华、唐慧琪、刘亚、葛怀静、王静、王辉,汪田田、王禹、高丽泽等列席  

会议时间:2011213  

活动主题:园务计划论证  

会议内容:  

一、朗诵《苇岸:现代的城市孩子》、分析。  

吴亚英:现在的孩子有多少?我们班上有多少这样的家庭?现在孩子的家庭我们改变不了,我们的幼儿园可以做哪些改变?

吃:粗蔬和五谷,我们能做到吗?

穿:风雨和泥土,我们能做到吗?

玩:天然的集体主义,游戏我们要做的,不是放任自由的游戏?

双足:从管理性管理的角度,只要孩子不出事这样的远足不是我们要考虑的,从管理角度考虑是有意义的。

汽车与蒲公英:价值观引导、走向大自然,我们这里是否有,这种兴趣和求知欲的引导,如外面的树等。

日出日落:正常的作息时间规律。

鸟叫、果实、金龟子:走进自然。

木枪: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还要在材料上给他一点的时间和肯定。

家里:引导幼儿在班级、家中做小主人的意识。

……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要考虑我们能做什么?孩子是天生的,生来就是主动的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行动者,我们把学习狭隘了。孩子在学习中不知道这是好的行为、好的方法,我们要进行肯定、捕捉孩子的好学,哪些是值得借鉴的。

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的有效参与度,参与度是哪几个度:广度(参与的学生有多少?)深度(参与的程度有多少?)效度(有效程度有多少?)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

学会生存生活。小小班幼儿的生存能力表现在自理能力,起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说出来;小班的孩子套头衫、大纽扣的衣服会自己穿、用调羹吃饭、吃饭自己的饭菜、知道冷热、知道是否要添饭,这就是一种生存与生活。

学会做事。要什么样的标准?事情是适合年龄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做好,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做事的方法和习惯。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社会的什么?哪怕是社会中最小的变化,有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的态度、学习的心理准备。每个年龄段进行一次谈话,这样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会增强。主动面对环境,面对变化的事和变化的人。

   

二、分析案例《蜗牛》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吴亚英:这位美国老师懂不懂学生?他想的是我想教还是怎样让孩子能懂,哪个立场上设计的?有时我们的方式是不适时的、不适合孩子接受的,语气、体态、表情,带给孩子的是非语言信号,是教训?是亲和力的聊天?这位美国教师传递的非语言信息是学生所认可的。

小班的孩子是直觉行动阶段,中班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大班的是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孩子都是在模仿中进行学习的,以后我们是否能让孩子进厨房。

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孩子?我们要用怎样的方法进行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

今天的会议是思想、方法和理念上的准备,要做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三、园务计划学习  

操作性强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要做什么?大概要怎样做?

写计划之前和写完计划是完全不同的。要想不被淘汰,在别人做的同时自己一定要有预案。前面的只能叫旁敲侧击施以影响,一年半以来超出我原来的预想。

题目:用文化观念对原来进行诊断、优化、调整。学会学习,用原来的思想层面进行深层的指导,用无形指导有形、用有形影响无形。用计划是不妥当的,写的只是一个状态。在写的时候在想,我们幼儿园的状态怎样,三年的发展目标,第二年要达到怎样的状态?学期计划、园务计划的格式要有一些改变,但要相对固定,这里借鉴的是叶澜的,一是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二是发展背景和基础分析、三是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四是具体工作和主要措施(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队伍建设与教工发展、课程建设与保教水平、行政建设与后勤保障)。

一是指导思想:整个学期围绕办成怎样的学校。如小中大班组,在这样的文化下让我的级组变成怎样的级组,要考虑级组文化,如果是班主任要把我的班带成怎样的班。从确立的两条来看,应不应该做?能不能做?是大家要考虑的。

二是发展背景和基础分析。  

1、基本情况:学校管理与自我诊断,学校的维度越多,学校的优劣势抓得更准更透。写学期条线计划时要有你管理的所有的人,管理是网状的,交叉的。按照项目来划分的,按照行政划分的……不同的组织时,一批人可以打乱了来分。

香槟湖园部:小小班91、小班111人、中班4人。

岷江路园部:小小:28

小班:一35、二36、三34、四34

中班:一36、二36、三34、四35

大班:一36、二36、三35、四36

2、基础与优势:外部和内部的参照是不同的。外部:专业岗位和基础水平是绩效的最大参照。内部有很多主观在里面。

3、问题与不足谈得更多更详细。

4、学期时段。今年特别提出来时段这一块,并提出绘本阅读等统一主题时段。

修订各类规则制度放在7月上旬。课程资料同时收集好。幼儿发展性评价、育儿指导手册。

三是核心任务和主要指标  

核心任务:文化化人:成人文化与管理文化、幼儿文化与课程文化。

主要指标:发展的重点核心。保育员要进行物色,培养几个,长期使用。

四是具体工作和主要措施  

1、行政与后勤是基本保障。

2、分为主要任务、具体内容与主要措施。指导思想是否得到行动上的落实,是否照管到了主要的事和人,是否是发扬原有优势、直面现有不足,有控量的作用提醒。

这个计划和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传承与发是最关键的;和条块之间的关系,更清晰、更具体;和市区教育教研精神的结合,市区的教研要在课程和教研中落实,行政要在行政条线计划中落实。想做、应做、能做之间的取舍。

人是以幼儿为中心,事是以幼儿活动为中心,幼儿活动的总和是课程,一切事都是围绕着课程转的,后勤、队伍建设、行政都是围绕课程建设开展的。提高行政效能,每周一次的园长会议调整为每周一次的行政扩大会议,上半天是常规调研,下半天是分析、调整、改进、自我诊断、反思安排和工作部署。集体半日调研要排一个计划,要提前跟老师讲。不仅是调研半日活动,还可以是调研条线工作。

3、时间要定下来。

这些东西出来是要在继承、发扬、探索、积累上要有交代,在应为、所为、想为中做好取舍。

这个园务计划交流的活动是大家进行文化碰撞的过程。

4、两个园部的值班表:

岷江路园部:周一王彦、周二薛丽娅、周三陈静、周四陈美英、周五徐志国

香槟花园部:周一薛丽娅 陈静、周二王彦 陈美英、周三陈美英 薛丽娅、周四徐志国 王彦、周五陈静 陈美英

值班人员过去,首先要识人,是为了发现人才,变成日常的行为和习惯,文化也就出来了;你要记住自己的岗位职责,你就是一个园长,要对我负责任的。

值班人员要观察人的状态、校园的状态以及家长的评价,每一个管理的人要听听家长的声音,每个班要抽两个家长随时进行了解,记录要做到的是不要是笼统的,该是谁就是谁。

王彦:值班表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协调,外出人员的统计要做一个外出标识即可。

月行事历按照表格上填好,明天下午发给王彦。

操作要求:香槟湖园部老师在岷江路园部统一吃早饭。

计划的过程就是文化,实施过程是不断完善和修改的过程。

5、级组长要考虑:教研活动的主题,有哪些需要和经验分享,级组的活动,如开学前课程审议的半天要审议什么?一天中要干什么?如级组计划是否要审议什么?三个星期中一到两个主题的组织与管理?课程后审议是否要有半天的时间,及时积累?每次审议要考虑参与的成员,是全体参加?部分参加?分学科参加?部分做什么事情?主题后审议:实施的得与失,孩子与前一主题的发展、主题与前一主题的发展。

了解级组教师的参与情况与价值。

   

四、工作安排  

 214 开学工作会议不一定是半天的时间,形式上要多样,1115分结束,下午1:30开始。开学会议就是导入的作用。

 215 教研活动。

 216 11:00之前各类修改后的计划发给王彦。班级接待家长。16号下午休息,争取3:00钟结束。元宵节活动要准备到位。

   

五、有位置、有作为才真正有地位。放假中项目责任人要给自己的假期加上引号,假期中级组长有关注有几个人对群里的消息进行回应。

到底校长的影响力有哪些?级组长就像小校长一样。

教育性教学和教学性教学,教育性管理和教学性管理。走进管理,走进管理性管理还是教育性管理呢?所为管理性管理即遵守规则制度等,教育性管理注重人在做事过程中内心感受到实际行为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我们现在抓的是教育性管理,这个时候要把自己定位在哪里?我的位置高于老师、员工还是我为老师发展服务。葛怀静,组内每位老师的认可;刘亚在年前时候的忙碌,没有任何抱怨。

要有位置的时候,要先做好所有员工的工作在状态吗?不在状态你该作为什么?如何作为?你爱她,就要折磨她,如果她受不了折磨,就说明她选择错了学校,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换环境。下学期的考核不能再用印象考核,要拿出真凭实据,员工做了,你做记录,这就是真凭实据;然后再考虑自己的专业成长,其实是为自己的素质积累专业的根基。大人大量大胆破大气度才能有大发展。带半只眼睛关照自己,我的位置做得正吗?你的专业成长出来了,到底带出了多少人?

王彦:月考核的指标怎样进行分解,日常工作中怎样进行衔接。

吴亚英:管理者不能让手下的员工踏踏实实做事的话,这个校长是失职的,因为倡导的是虚假文化,要想想自己做的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

   

薛丽娅: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在园务计划中没有提到。

吴亚英:在课程计划中进行拓展。主要措施中更多的讲到的是管理方面的。学科组长的事实介入要进行考虑。游戏的创生点,公用游戏室用了吗?怎样用的?

羽化之年要触动所有的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发展是不断唤醒需求的过程,什么是需求,有缺失就有需求,冯越缺失对幼儿园教师的正确认识,是一个情绪化的人,要分析,该指明的地方要指明。高标准,走进管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注意方式方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