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银河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时间 2011-05 设计人: 王辉 执教人:王 禹
课 题 |
数学:按方位排序 |
班 级 |
大班 | |||
幼儿基础 与 教材分析 |
幼儿基础与特点:大班上学期幼儿已经接触过序数的概念,对序数有一定的经验,但仅停留在一维的层面,如谁住的第几层楼、谁排在第几排等;判断序列的位置开始尝试从不同的方向判断。大班幼儿在大量的直接经验中,初步理解事物的规律、特点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逐步学会抽象概括、整理加工,较完整连贯的表达。 发展要求:《纲要》中大班数学目标找出“确定某一目标的空间方位、指出前往目标的路径”。 教材分析: 1.教材的价值:幼儿二维空间思维和思维的方式的发展、探索的积极主动性。 2.学习方法的使用:采用游戏化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宝藏的位置(横向、纵向的二维空间方位);采用幼儿发现、幼儿记录、幼儿评价、幼儿做主的方法把幼儿推在前面;采用集体教学与小组操作的教学形式,变“寻宝”到“藏宝”(从根据宝物位置说出二维方位到根据图示标记找出宝物具体位置),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逐步递进。 | |||||
活动目标 |
1.尝试按照横向、纵向二维方位标记找出宝物的确切位置,初步掌握空间方位对应。 2.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空间知觉能力,建立思维的序。 活动重难点:根据宝物的位置找出横向、纵向二维空间对应的方位,初步掌握空间方位对应。 | |||||
活动准备 |
1、幼儿经验准备:接触过单维的序数,会从不同的方向开始数数;用居住楼房的经验。 2、材料准备: 教具:4*6的格子藏宝屋地图一份(房间门可以打开);宝物10份;密码图4张。 学具:宝物10份(背后有密码图);密码图10张(与宝物位置相对应)。 | |||||
活动过程 |
教师行为 |
幼儿预设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景,引出藏宝故事。 时间:1分钟 |
教师出示幼儿喜欢的铠甲召唤器图片和芭比娃娃图片,激起幼儿寻宝的欲望。 |
幼儿对于寻宝的兴趣会很浓厚。 |
引发幼儿寻宝的兴趣点。 | |||
二、认识藏宝屋地图,确定寻宝前进路线。 1、理解层(横排)和间(纵排)的意义。 时间:3分钟。
2、巩固对层(横排)与间(竖排)的认识。 时间:4分钟。 |
教师出示西蒙藏宝屋,和幼儿一起研究:西蒙的藏宝屋有几层?每层有几间?
教师:炎龙召唤器和白雪公主的准确位置?你是怎样找到它的? 再出示两个宝藏,让幼儿说说具体位置,进行巩固。 |
在层的理解上需要联系楼房实际引导。 对层和间的理解需要巩固。 从起点开始,按箭头指向进行。 正确描述横竖排的位置,并说出方法,如先找在第X层,再找在第X间,最后确定准确位置的第X层第X间。 |
正确理解单维的“层”与“间”的序。
建立二维思维的序与方法。 | |||
三、游戏:寻找宝藏,并说出宝藏的具体位置。 时间:5分钟。 1、找宝藏,说出位置。
2、根据方位图示的提示,寻找宝物。 |
教师:这张地图里还藏着许多宝藏,请你说出它的具体位置? 教师出示宝藏密码图,帮助幼儿理解密码图的含义。
教师:请你根据记录纸的提示找出剩下的宝藏。 |
幼儿对拿出的宝物很兴奋,积极性增强。
两个数字,前面的数字表示在的X层,后面的数字表示在第X间。 说出位置,找出宝藏。 |
加大难度,根据密码图提示寻宝,对前一阶段思维方法的巩固,同时融入新的思维方法——看图示寻宝。 | |||
四、巩固游戏:你藏我找,根据方位图示找出具体位置。 时间:5分钟 1、交代要求,幼儿分组藏宝,找宝。
2、按图示提示寻宝,验证、评价。 |
教师交代要求:根据密码图提示藏宝物和找宝物,找到后把密码贴在房间门上。 针对正确的和错误的引导幼儿评价。 |
在前一轮中已经找到宝物的幼儿来藏宝贝,在前一轮中没有找到宝物的幼儿来找宝物。 |
按照能力水平将幼儿分成两种两组,一组藏一组找,变换游戏方式进行巩固。 | |||
五、延伸活动: 提出疑问,留下话题,拓展思维。 时间:1分钟 |
设置一位:从不同的方位出发能否找到宝物,给幼儿留有继续探索的话题。 |
从左下角出发只是寻宝路径中的一种方向,从一种方向中熟悉再逐步扩散其它方向。 |
变化出发的方向寻找宝物,扩散幼儿思维。 | |||
课后总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