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市)>>学期计划>>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潘亦圆个人研究总结
发布时间:2017-1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宇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自然资源在艺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总结

潘亦圆

2017年2月

我园随处可见花草树木等常见的自然资源,还开辟了种植园、养殖角,孩子们能看到、摸到应季的蔬菜瓜果、观察飞鸟鱼虫。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常常喜欢蹲在草丛里寻找着五颜六色的小花、飞舞的蝴蝶、形状各异的小石头,还喜欢在沙池里划出一条条轨迹……这些自然资源正是我们开展美术活动极好的材料,在这一学期中,我尝试挖掘身边的资源,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在小班美术区域游戏中进行运用。现阶段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

在研究课题之前,我阅读了一些关于小班美术区域创设的论文和相关书籍,一是通过理论学习找到实践的依据和方向,二是在汲取他人的经验,为区域创设寻找灵感。在阅读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创设艺术区的章节后,我对幼儿艺术创作的方式有了基本了解,对艺术教育的途径也有了初步认知,书中还提到了适合艺术创造的材料和活动,这对于我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二、区域实践

带着初步认识的理论知识,我以班级美工区为实践场,通过投放各种自然材料如树叶、树枝、螃蟹壳、贝壳等,关注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用相机记录照片或视频,进行观察分析,并进一步调整跟进。例如在缸的课程延伸中,我们班的缸里种了花种子,但一直没有发芽,于是和孩子们商量,用树枝来装饰缸。在用黏土给树枝做花朵的时候,有的孩子却说想要做项链装饰树枝,有的说要做毛毛虫。于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我又跟进投放了制作毛毛虫、项链的步骤图和实物图,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他们喜欢的物品来装饰树枝。而在树叶的运用上,也在实践过程中有了多次不同尝试。如一开始投放,树叶新鲜,我提供了颜料让孩子进行树叶拓印。后来当树叶渐渐干枯,我就利用干枯树叶易碎的特性,让孩子把树叶压碎,洒在涂好胶水的卡纸上,最后塑封好就成了一幅漂亮的落叶拼贴画。

三、研究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美工区材料越来越丰富,成为了我班最火爆的区域,孩子们都喜欢来到美工区游戏。而孩子的作品也被精心布置在周围环境中,形成了美的氛围,提升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发现周围环境的美。

同时,我也积累了一些美工区创设的经验,并以图片和案例形式进行了积累。

四、下一步研究方向

与工作室微课题相结合,通过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美工区调研研讨,将经验形成文本,并进行梳理和归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