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新北区幼儿园融合教育第三十一次研讨活动在银河幼儿园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为提升新北区学前融合教育质量,推进融合教育交流与发展,2024年6月19日,新北区幼儿园融合教育核心组在银河幼儿园举行了第三十一次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银河幼儿园冯越老师主持。

  一、专题交流树示范

  国宾花园幼儿园的姚海霞老师以《以爱为伴 融合成长》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班级一位疑似多动症特需幼儿的融合故事。姚老师从多动症儿童的概述、评估、干预方法、成果、反思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疑似多动症幼儿的早期干预案例。从姚老师的汇报中,我们既看到了作为融合资源教师的专业,也看到了姚老师对孩子的尽心呵护,始终坚守儿童立场,用心支持特需幼儿的发展。DSC04540.jpg

  二、融合课堂重知行

  在融合课堂中,对特需幼儿如何给予适宜的支持,对一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来自银河幼儿园的沈霞老师执教了中班科学活动《小杯盖找朋友》。本活动是根据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境而引发的探究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发现硅胶杯盖对不同杯子的吸附能力以及原因,并用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中沈老师运用“变通”和“简化”的课堂调整策略,引导特需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操作游戏,为自己的发现、收获等感到兴奋和满足。

  陆晴老师执教了中班社会活动《没有耳朵的兔子》。没耳朵的兔子球球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被不被同伴接纳,但是球球付出真诚和爱心,最终收获了友谊。孩子们借助绘本理解了没有耳朵的兔子的“特别”“孤独”和“有爱”,尝试着用积极正面的眼光看待和对待身边的弱势群体,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

  三、课堂研讨共思考

  课堂展示结束后,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分为两组进行了交流研讨。两位执教老师围绕自己执教的集体活动进行说课,并进行反思,观摩老师就集体活动的活动设计、组织互动、成效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本环节最后,两个小组分别由一位老师作为代表进行了交流分享,在交流中大家的融合课堂水平不断提升。

DSC04646 2.jpg

  四、专业引领助成长

  冯越老师向在座的各位老师阐明了融合课程的内涵即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其具有权利性、可及性、适宜性、相关性。其是特需幼儿不可剥夺的权利,融合课程是特需幼儿能够参与学习的课程;课程要适合学生而非学生适合课程;融合课程必须要满足特殊需要。融合课程要用“最小的调整”尽“最大的融合”。

  国宾幼儿园的姚海霞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融合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升华。姚老师呼吁所有教师要深刻认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融合教育的实践中去,落实核心素养,多学习、多交流,立足终身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实践研究,做好融合教育工作。

DSC04546 2.jpg

  从“融合”到“全纳”,本次活动让每位参与者受益匪浅。相信在老师们的不断努力和积极探索下,每一位特需孩子都能绽放光芒。

  摄影:潘亦圆  撰稿:陆晴  审核:冯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