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银幼课程建设:记中班阶段课程《常州,我的家》实施后审议开放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汪傲梅

  2023年11月23日下午,银河幼儿园举行中班阶段课程《常州,我的家》实施后审议开放活动,银河幼儿园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王巍老师主持。

  一、 交流——阶段课程后的感受

  易宣格老师捕捉到了区域挑战卡可以是课程开展的一个有效方式,基于区域挑战的具体内容和幼儿的基础,开展相关课程,帮助幼儿系统认识常州,并且对自己的家乡常州有一定的归属感;陈楠老师抓住了班级内资源的重要性,依托幼儿的兴趣点,把握本班需要怎样的主题资源包中的课程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 梳理路径——将自我评价融入课程推进

  王巍老师从三大板块“主题回顾”、“主题评估”、“主题优化”来对中班组的主题后审议进行了路径梳理。王巍老师着重强调了幼儿的自我评价方面,反思主题下的自我评价需要教师在主题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去引导幼儿从挑战的不同游戏中能获得什么,并且将每个主题的自我评价融入进课程的推进中,而不是仅仅只是结果导向,幼儿只关注自己是否完成挑战。

  三、 个案分析——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杜佳老师讲述了兜兜和天宁宝塔的建构之缘,她通过幼儿搭建天宁宝塔的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计划为切入点,向我们展示了教师对于幼儿自主性方面的引导,帮助幼儿自主完成自己的计划。田玉娟老师关注到了杜佳老师讲述中的班级教师对幼儿物质、经验、空间三大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幼儿在建构能力以及自主性方面得到了提升。

  朱敏老师则是以区域挑战卡为支架,关注林林在区域挑战的过程中从被动到主动去参与主题下的挑战,班级内的老师也通过同伴激励和榜样分享的方式,以及在挑战中陪伴引导林林,帮助其自主计划自己的区域挑战,并且林林开始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然后再次完善。周宇杰老师也提到了朱敏老师的班级帮助幼儿从被动的挑战,到主动但是低质量的挑战,再到主动然后高质量的挑战,直到主题后期幼儿可以自主计划自己的挑战。

  姜蕴蓉老师关于幼儿的分工与合作的分享中,展示了教师关注到幼儿对合作只是口头上的使用,来引导幼儿一起讨论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工,帮助小宝和粥宝探讨他们的分工如何继续优化,在集体的讨论之后,姜蕴蓉老师又和小宝进行了单独的师生交流,引导小宝理解合作的具体意义和分工在合作中的重要性,帮助小宝和粥宝成功自主的进行同伴的分工合作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主题中得到了提升。李月老师提到姜老师班级中在进行分享的时候通过幼幼互动、共同探讨的方式来帮助幼儿辐射有关的经验,使幼儿针对合作和分工这一小点上尝试去自主计划。

  四、 整体汇报——自我反思与挑战卡的结合

  主题负责人葛怀静老师从主题前的调查数据和主题后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幼儿在这个主题下从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科学与探究、表现与创造四大方面的提升与成长。并且在回顾幼儿的自我评价时,针对区域挑战卡在主题推进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并融入自我评价的内容来帮助幼儿最后的自我评价。

  李芸老师针对中班级组的汇报鼓励将每个主题的课程故事和主题的开展能依据六大自主性来推进,从个案中孩子的起点、发展点、成长点,并且在其中凸显和我们每个主题课程的关系。

  最后,高丽泽老师以四个问题对本次的课程后审议进行了引领提升,期待六大自主性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体现,针对同一主题不同年份的开展进行总结提升,相信我们的每个主题课程都会更加完善和优化!

  

  (摄影:史梦凡 撰稿:杜佳 审核:陆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