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幼父母课堂:做专业的父母——给幼小衔接家长的行动指南
2023年4月8日上午,银河幼儿园父母课堂线下讲座开讲啦!本期讲座我们邀请到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校长、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教师、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常州市中小学特级校长徐燕娟校长。徐校长为银幼家长们带来了主题为“做专业的父母——给幼小衔接家长的行动指南”的专题讲座。
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讲座的开篇,徐校长以生动形象的案例阐述了四种父母类型以及孩子状态,如完美型、代替性、惩罚型、预防型。
那什么是专业型父母呢?徐校长给了爸爸妈妈们答案:
1. 主动学习,懂得孩子生命成长的规律。(选择接纳肯定尊重和信任孩子)
2.把握黄金时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积极陪伴孩子)
3.知行合,有专业的知识储备。 (做孩子的榜样)
4.夫妻和睦,内外一致性。
结合幼小衔接的四大准备,即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徐校长根据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领域,向大家深入展开讲述。
学习适应篇:
针对很多家长的困惑,比如孩子明明很聪叨,可是学习就是不好;上课明明听的很认真,可是却什么都没有学进去;孩子情绪波动极大,阴晴不定;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坏;补课也没有效果、做事总是在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等。
徐校长重点讲述提升幼儿专注力的方法,有听觉记忆法、听觉转移法、听觉复述法。好的记忆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是可以训练出来的,通过培养阅读习惯,训练专注力,即培养阅读“四到”习惯、营造一种阅读环境场、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任务式驱动阅读、陪伴孩子亲子阅读自我精进日记。同时做专业型家长是需要对孩子有正向反馈的、需要积极沟通。
面对下半年即将进入一年级的准小学生们,徐校长提到一年级孩子需要拥有的13项语文关键能力,如:一听(倾听)、四读(跟读、指读、捧读、站读)、四写(识字、读帖、书空、书写)、两说(口头表达、看图说话)、两合作(和大人一起读、和同学一起学)。
谈到如何多途径拓宽孩子视野,徐校长建议家长多带孩子走进博物馆、多给孩子讲故事、鼓励孩子多参与各类活动、多接触益智类游戏、专用练习、多接触大自然等。
社会适应篇:
“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我需要插手吗?”、“感觉孩子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孩子不擅长与人交往,怎么办?”、“感觉孩子遇到人际冲突不知道如何处理。”……
面对20后的幼儿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徐校长从满足自身利益和满足他人利益两个维度来谈冲突管理策略,并建议家长客观看待孩子和同伴的矛盾,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际冲突观,帮助孩子储备问题解决的能力;在亲子交往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社交规则和技巧,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调动孩子的自主意愿。
具体的行动指南是:第一步:识别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第三步:确认每个方案的优缺点;第四步:选择一个解决方案;第五步:在实践中检验解决方案;第六步复盘问题解决的过程。
活动尾声,徐校长向爸爸妈妈们展示了好父母的自我修炼“小tips”
对孩子:多一点陪伴和方法,
少一点溺爱和攀比。
对老师:多一点配合和理解,
少一点怀疑和挑剔。
听完徐校长的讲座,银幼家长们反馈热烈,我们一起来看看爸爸妈妈们都有哪些收获和思考:
大八班柳玥妈妈:听完徐校长的讲座,我更加懂得作为家长要适当放手,不要代办,家庭和睦,父母陪伴,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与孩子一起探究世界。
大四班严屹璠妈妈:听完讲座,让我更加明白平时和孩子沟通表达的重要性,我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能恐吓孩子;父母的榜样很重要,自身不断学习才能做专业的父母。
大五班王浩辰妈妈: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更多的是身心的发展以及习惯的养成,不能一味地追求课本上的知识,和分数。要注重全面发展,行为习惯的培养,自主自立,作为父母约束自我,给孩子做和好榜样。孩子只是教出来的,而是受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的。所以,做好父母的前提要做一位有责任的父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减少孩子陷入“双标”的困惑中。
中四班承子颜妈妈:幼小衔接不是只有大班孩子才考虑的问题,是贯穿整个孩子0到6岁的过程,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做专业的家长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规则意识,专注力,创新思维,阅读习惯等一系列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实现家校共建,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三班肖聿泽妈妈:听完讲座,在幼小衔接的准备中我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的专注力和思维训练上,多陪伴孩子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感知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力量。
每一个孩子天性都不同,孩子的每一一个阶段也不同,相信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发展性。身为家长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成长,不断地了解当下孩子的心理状态,从而去适应调整,并且以积极、从容的心态帮助孩子科学衔接。
(摄影:唐艺蕾 撰稿:冯乃洁 审核:陆晴、葛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