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银幼融合教育:医教结合之孤独症幼儿康复教育支持
发布时间:2022-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汪傲梅

  银幼融合教育:医教结合之孤独症幼儿康复教育支持

  银河幼儿园融合教育团队与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团队,在2022年11月29日晚召开了第二次医教结合交流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孤独症幼儿康复教育支持。

  朱老师和大家介绍了班级中被诊断为轻中度孤独症的大班幼儿,在本学期的活动中存在两个典型行为。一是幼儿很难顺利的从一个环节衔接到下一个环节,二是排队时幼儿出现按幼儿园门口开关的刻板行为。老师采用了正强化、动作辅助等方式来引导幼儿,有成效但也有困惑

图片1.png

  对于朱老师的案例,沈主任提出:第一个环节过渡、转换困难的问题,可以有这样两种尝试的方式:一,将每一个环节做成可以打勾、盖章等可操作的环境,让孩子形成一些程序化的意识。二,将上一个环节的材料或相关的物品等带入到下一个环节中去,这样的过渡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同时行为管理专家王医生指出:针对集体的过渡性游戏或信号,对孤独症儿童是无效的,老师需要有一个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特有信号

图片2.png

  接下来李老师也介绍了自己班级中的孤独症儿童小元(化名)的情况。小元(化名)在生活自理方面呈现来几个阶段的问题,存在一些刻板行为,且没有满足时会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在情绪情感方面比较突出的情况是过分依赖妈妈和老师,表现出想要独占成人关注的倾向。

  对于李老师的案例,王医生提出:小元(化名)可以与更多的成人、孩子建立互动,让小元(化名)能够建立与更多人的情感纽带。针对小元(化名)过分依赖的情况,心理咨询专家陈医生建议:家校的合作非常重要,在小元(化名)能够情绪平稳的去独立做一些事情、解决一些问题时,给予正面的奖励或表扬。同时幼小的儿童本身就不容易去感知和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孤独症儿童也是如此。需要我们用一些语言引导或行为示范,帮助孩子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图片3.png

  最后,银河幼儿园的融合资源教师冯老师和发育行为科的沈主任,总结了本次会议。冯老师指出,作为一线实践的融合教育老师们,需要去了解特需幼儿的行为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一个专业技能。其次对于特殊的孩子,要去设置合理的目标,学会夸奖孩子,并且坚持引导。沈主任表示,老师们对于特需儿童的认识和帮助有着深厚的功底,能够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爱。本次会议是比较成功的,也给融合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相信在医教双方的共同的研讨之下,对于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之路会走得越来越专业。

  (撰稿:潘赛君  审核:冯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