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 区指向幼儿园经验生长的资源建设核心组成员相聚在银河开启了我们的研究之旅。
○认识你我
首先,李潭园长组织大家进行自我介绍,有趣轻松的《找朋友》游戏调动了活动的氛围。在接下来的自我介绍时,高组长建议每个人做一张席卡,标注自己的姓名,并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做一些装饰。就像组员自我介绍时所说的一样,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要向向日葵一样吸取能量、向小芽一样蓬勃生长、向大树一样向下扎根;“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我们期待着自己能带着爱和热情,和姐妹们凝聚在一起,一起探索“指向幼儿园经验生长”的未知世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陈莉园长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红溪幼儿园的优秀经验《红溪课程月之“强大的学习者”|到自然中去——让班本主题从学习取向转向成长取向》。我们先围绕话题分组交流,接着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和互动。
在关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红溪幼儿园“回归生活,遵循儿童需要选择课程”、“把脉价值,依据儿童经验评估预设”、“解决问题,基于儿童视角建构框架”以及“联系关系,追随儿童成长推进课程”。他们践行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支架五“关注文本转向关注幼儿”,通过课程的推进,引领教师关注幼儿生活的环境,用幼儿的视角去看周围的环境。教师们从研究文本教材的视角转向研究幼儿的生活,研究幼儿的经验,研究幼儿的兴趣,研究幼儿的需要,从而助推幼儿更有质量地成长。
读人识己,在交流分享之后,我们反思自己目前需要提高的方面;“学他人之长”,为后期自己意识和行为的优化提供更加明确和清晰的方向。
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教授要在助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扮演好以下角色:资源的提供者、经验的分享者和“麻烦”的制造者;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守住儿童立场,从关注文本转向关注幼儿。
○凡事预则立
☆计划解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高组长带领大家对于区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小组的研究背景和基础做了详细清晰的回顾和分析。
高组长通过前期对组员信息的数据调查发现,我们有扎实的研究基础,有实力强的研究团队。基于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的分析,我们的研究目标如下:
1.持续学习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相关研究,形成并优化指向幼儿经验生长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内涵、价值取向与特征的区域化表达。
2.通过开展课程资源建设现状的问卷等调查,深入了解目前在课程资源建设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追因分析与成效建设。
3.梳理指向幼儿经验生长的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该路径和具体策略,本学期重点突破资源库“地图”建设、阶段课程“备课”新框架、课程资源质量过程审议。
在具体研究时,我们要做好“指向幼儿经验生长的课程资源建设四部曲”经验的梳理与分享,其中“四部曲”分别是资源开发、资源互动、资源利用和资源效能。
☆后期工作分工
李晗园长围绕工作室运转的人员分工和相关机制做了详尽的介绍和说明。在人员配置上,努力做到:
1.每个人都要有参与感,要参与到日常的研究中,要能有获得感和成长感;
2.人尽其才,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3.抱团前行,并在过程中根据需要灵动调整。
○优秀课程案例回顾
活动尾声,高组长带领大家回顾了银河幼儿园的《江南环球港的资源地图》,我们在聆听中收获着:
☆选什么样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遵循“三化两原则”
儿童化
1.开发幼儿喜欢的,满足当下发展需要的。
2.适合相关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
现实化
1.是否有时间精力、园所管理及经费的保障;
2.是否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课程开发能力等相符。
社会化
1.对接《指南》的发展指标
2.对接幼儿当下经历的课程;
3.延展幼儿当下的生活与课程的探索、学习。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两原则
缺失优先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如何将资源和幼儿之间建立关系?
创设机会和条件,多元互动促情感生发
☆资源如何和课程之间建立关系?
1.观察并解读幼儿行为
2.对话,洞悉幼儿兴趣和需求
3.对接指南,确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4.追寻幼儿需求,不断改造和补充。
☆三个基本共识
第一,课程资源建设中幼儿不是简单的享用者,而是过程积极的参与者;
第二,支持性课程资源建设中倡导教师不是熟练的操作工,而是背后静候的陪伴者。
第三,支持性课程资源不再教材和文本上,而在幼儿真实生活的环境中。
☆三个关键经验
第一,课程资源是幼儿的,所以幼儿要参与搜集、利用与改造。
第二,教师要通过观察看到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高端兴趣和需要。
第三,课程资源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不断追寻幼儿的发展。
期待着我们带着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关注幼儿身边的每一个有价值的资源,引发幼儿和多元资源有效有意义的互动。让我们踏着前期研究的脚印,追随着幼儿的脚步,看见儿童,支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