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11日“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专题研讨会在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承办,《保育与教育》杂志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学者、一线幼儿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还开设了线上直播,通过网络在线收看人次达到8000余人次。
开幕式
10月10日的活动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永英主持。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尹坚勤,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宝华,常州市新北区教育局局长张华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侯莉敏分别致辞。
尹坚勤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举办本次研讨会有着重大意义。儿童地位是在与环境的关系中主动建构的,是在儿童共生视角下教师自我认知与反省,师幼积极倾听与对话中搭建的,在现场所呈现的观察-理解-支持儿童的有力行动中体现的。
戚宝华在致辞中表示,常州市的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品质提升一直走在江苏前列,但对儿童的认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本次活动是全国学前教育的一件大事,是江苏学前教育的一件盛事,是常州学前教育界的喜事。
张华锋在致辞中说到新北区的发展史也是幼教发展史,我们一直坚持共建共享的教学理念,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转变,幼儿学习向体验化、游戏化、探索化积极转变,希望优质的幼教资源能够辐射到每一位幼儿。
侯莉敏表示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生活与发展,这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遵从儿童天性、自觉接受文化的洗涤和引领,是时代给我们的重大责任。关注儿童现实中的地位,是幼儿园改革的必然要求。最后代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对线上和线下的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主旨报告
开幕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主旨报告,本环节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进主持,来自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教集团总园长吴亚英园也受邀进行了主旨发言。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侯莉敏:儿童与环境—关系与建构
侯莉敏教授从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儿童与环境的关系来谈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在教育要面向未来的大背景下,儿童与环境的关系也经历了四次演变:关于环境的教育(知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为了环境的教育(行动)、可持续性教育(参与)。当教育设计和环境设计相遇时,学习体验就产生了。
安吉幼儿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学琴:儿童发现世界,教师发现儿童
程学琴主任从安吉游戏改革的角度阐述了对于“发现儿童导致现代教育的诞生”的理解。从幼儿园课程的角度来说“发现儿童”就是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前提;新的儿童观引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引领新的儿童教育、新的儿童教育将培养新的儿童。面对未来,需要放手儿童,让儿童去发现世界,教师发现儿童。
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和儿童一起生活—儿童对我们的影响与改变
胡华教授谈到发现儿童是建构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共同生活。我们和儿童一起生活,意味着幼儿地位被重新确立,教师专业的解放,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儿童拥有一种原始但充满诗意的逻辑系统,艺术和哲学是儿童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这是儿童天然拥有的,却是成人需要用一生去努力获取。共同生活就是我们通过爱儿童,来爱这个世界。
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教集团总园长吴亚英:从“爱儿童”到“懂儿童”——“观察-支持”系统探索二十年
吴亚英园长从亲历的4个幼儿故事中发现了儿童的力量,认为爱儿童就是控制住代替儿童成长的手,怀着好奇心去询问和倾听,寻找合适的理论去分析,用一颗同理心去面对孩子的所有的寻常,这才是真正的有爱的行动。爱儿童是懂儿童的心思和懂儿童的逻辑;懂儿童的个体差异、成长规律。爱儿童是人文情怀,懂儿童则是科学追求。接下来,吴园长向在座的老师们介绍了银幼二十年探索“观察-解读-支持”系统:看见幼儿行为,看懂幼儿需求,支持孩子调动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去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并期待大家在明天的活动中看到真实的实践场。
主题沙龙
10月10日下午的主题沙龙活动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进,西南大学教授杨晓萍,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少梅,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高振宇,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永英,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学系副教授孙爱琴,南通大学教授苗雪红,湖南师范大学讲师罗瑶,河南大学副教授陈乐乐作了主题发言。沙龙由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教授严仲连、安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张更立主持。
发言的各位学者从理论和自己的实践出发,向在座的老师们介绍了自己围绕“儿童在幼儿园的地位”的思考。发言老师们专业而有温度的内容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共鸣,受到与会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第一天的精神大餐,让每位参会者从理念上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启发;第二天的走进现场,让每位参会者都有了“检验理论”的重要机会。第二天的活动议程主要分为银河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观摩、教研展示、分论坛交流三个部分。
现场观摩与研讨
活动伊始,银河幼儿园汪田田园长简单地向每位参会者介绍了银河幼儿园的基本概况,让每位参会者对银河幼儿园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他们接下来的观摩活动,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所有参会教师自主选择场地与内容,沉浸式地感受了一回银幼人的半日活动。户外观察结束后,银河幼儿园大班级组长魏剑老师,聚焦户外活动区“冒险岛”,“聚焦材料,追踪儿童,推动发展”,开展了户外第三次教研活动。 活动结束后,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永英、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高振宇、南通大学教授苗雪红对今天的教研活动进行了深度点评。
分论坛交流
本次研讨会共设4个分论坛, 10月11日下午,参会老师们进入各个分会场参与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发言代表们围绕“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地位”畅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分论坛一主题为:向儿童学习·童心解读,由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张更立和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旭主持和点评;分论坛二主题为:儿童与教师·师幼共同成长,由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创斌、无锡立人幼儿园园长李士彪主持和点评;分论坛三主题为:儿童与自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由西南大学教授杨晓萍、湖南师范大学讲师罗瑶主持和点评;分论坛四主题为:为保障儿童地位而工作,由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少梅、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王清风主持和点评。
总结交流·闭幕
本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交流与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进主持。首先各个分论坛的学者代表就本论坛发言者的内容进行总结汇报。接下来黄进说到:我们与儿童的关系,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也不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我们是人和人的关系,是成长和成长的关系,是心灵和心灵的关系。
本次研讨会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热烈探讨了“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地位”这一议题。两天的会议,在重构关系的同时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话题。这次的活动让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相遇,也让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我们经验世界相遇,让我们看到实践的智慧和理论的鲜活,尤其是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故事中闪烁的观点和思想的火花,希望理论研究者能够接住它们,保护它们,支持它们,让它们形成燎原之势,在幼教领域发光发热。
摄影:赵一枫 撰稿:陆晴、郑李娜 审核:高玉晶、汪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