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下午16:30,银河幼教集团常裕311室召开了第二场工作室学期汇报活动。本次活动由汪田田老师主持,全体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一)自主生活工作室
工作室室长朱虹老师介绍了本学期工作室研究的重点是研究散步环节中幼儿自主性的彰显。通过日常对幼儿的了解、半日活动调研、现场教研等方式梳理指标,聚焦现场对接幼儿自主能力的现状,探索指标的普适性。
为达成以上目标,工作室成员们聚焦现场、教研之后提出指标的意义在于幼儿自主生长的方向,而不是给幼儿的一日生活罗列条条框框,自主性的培养一定是从意识到行为再到习惯的。针对散步的形式化,工作室提出把散步的自主权还给孩子,并进行了“大带小”散步的尝试。从自己计划散步的场地、路线、游戏等;自主选择同伴、游戏;散步后自主反思与调整。同时提出教师在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的时候,还要给孩子一些支持,帮助他们选择适宜的内容等。
最后,朱虹老师提出了对散步的美好期待:我们希望的散步是可以在园所所有的范围内随意走走,自由选择散步的地点、路径、以及玩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完全可以达到自主管理。
(二)家园工作室
工作室室长葛怀静老师围绕家长会及家长学校展开汇报,通过介绍个性化家长会各年龄段的反馈,发现目前个性化的定制家长会的形式是得到三个园区所有参与家长的认可与肯定的。
在家长会开展前,工作室成员进行多渠道学习、阅读、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通过读书沙龙、读书笔记的方式共读《学期儿童发展心理学》、网络学习《家园冲突的解决和预防策略》等,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再来进行《银幼个性化定制家长会方案》的攥写。
在家长会实施的过程中,工作室成员聚焦现场,采用现场调研与及时教研的方式围绕真问题进行诊断和追因。根据问题形成工作室研究功能的动态调整,围绕问题进行试点尝试。由于观察记录量表的普适性,不能代表个性化家长的需求。工作室的成员及时进行试点尝试与家长共同制定幼儿观察量表。
家长学习开展之前,为了了解幼儿基础有哪些,工作室成员进行了整个银幼家长素质调查。通过两次调查发现银幼家长的特质:尊重、爱心、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包容心、大格局、会沟通、责任、榜样。在此过程中,关于1.0版本的素材收集,工作室成员收到了这样一份家长反馈:我既能看到孩子自己个体的发展又看到了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一个比较。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家长看到这样的结果?在现场与班级老师赵一枫进行了对话,赵一枫老师进行了以下分享:班级日常观察记录采用问卷星形式进行记录,在开展家长活动之前,会提前把孩子的信息导入出来。这样家长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幼儿的发展。
最后,葛怀静老师提出了工作室后期努力的方向:1.个性化家长会中的个性特质要再深入;2.以“新北区吴亚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依托,基于本学期已开展的4场家长学校的课程与组织形式,完善和优化;3.基于本学期开展的个性化家长会实践,对《银河幼儿园个性化定制家长会方案(初稿)》进行2.0版的优化。
摄影/撰稿:刘梦雪 审核:赵一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