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下午14.00,为切实帮助家长解除小幼衔接的困惑,跟进支持幼儿做好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准备,大班的家长们共同参与了由香槟湖小学副校长吴海燕老师进行的专题分享与互动,本次活动于常裕园区311室展开,在李芸老师主持下有序开展。
环节一:关于幼小衔接的家长攻略分享
吴海燕老师首先从一个家长的角度针对幼小衔接应做的心理准备来进行分享:一、一年级是小学的基础,请一定庄重以待,要求从战略战术上不断养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二、家长越主动,孩子未来获得幸福的可能性越高,即要更新明确自身角色的每阶段任务。
接着吴海燕老师从我要成为怎样的父母的话题切入,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始了分享。一、用仪式感开启一年级;例如开个家庭会议,拍张规范的入学照、共读小学生活绘本、幼儿参与学习物品准备的过程、一年级的入学礼等。
二、关于幼小衔接班的小贴士:第一便是让幼儿提前适应,第二是提前暴露问题,即时提醒家长,第三是不骄不躁,区别对待,不将衔接班教学等同于学校教学。重点要关注幼儿的上课状态而非知识技能。
三、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问题,即家庭所有成员对于幼儿的教育态度和要求要一致。主要包括,1.明确对幼儿的标准和要求,不放纵,正向激励幼儿不断进步;2.家长的科学分工合作,针对学科特质合理参与;3.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家长的言传身教;4.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引导,即在生活中多元渗透语文和数学方面的知识。
四、好习惯的养成记录,即要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要让幼儿对自己负责、二要合理分配时间、三有条理的收纳整理、四要有做家务的习惯、五要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
五、让老师成为最大助力,家长要了解老师的教育风格、理解老师不同的工作内容;适时主动与老师沟通,积极参与配合学校工作,不过分焦虑,相信教师。
环节二:关于幼小衔接的互动问答
在听了吴海燕老师的讲座以后,很多家长也纷纷表示想趁这个机会,针对一些问题进一步请教吴老师,主持人李老师随机请到了七位家长来与吴海燕老师进行问答对话,主要分为生活自理、学习能力、家庭教育一致性、幼儿成长期待四个方面。
(一)生活自理
针对家长提到的一些幼儿做作业、穿衣等都动作比较慢,耗费时间较长问题,吴海燕老师表示首先培养幼儿对于事情的兴趣,给与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并及时表扬,慢慢加快做事效率。
(二)学习能力
一些家长提出幼儿会出现上兴趣课程等总是坐不住,专注时间短,长时间只看感兴趣的书,识字的数量不多等问题。对此,吴海燕老师表示,首先要分析幼儿的类型特点,同时可以利用有变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同步家庭教育也需要相应支持,包括家长需要分析幼儿心理需求,不过高要求,关注家庭环境是否合理,利用共读、陪坐等方式帮助等。
(三)家庭教育一致性
关于家庭成员间教育观念不一样的问题,吴海燕老师提出要转移沟通对象,多方协商,多多共享一些科学的育儿书籍。
(四)幼儿成长期待
针对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呈现,家长应有的态度方面,吴海燕老师指出家长在重视3-6岁幼儿教育阶段基础上,多关注幼儿情绪,关注幼儿日常的行为,了解幼儿的能力阶段,不必要各项方面做到最好,适当降低标准,以符合自己孩子的能力需求。
幼儿的成长好似种子不断萌芽生长的过程,自信、自尊、自主,自有它的发展规律,作为成人需要做的便是“不忘初心”,用爱心、耐心与细心助力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
(撰稿:陆海银 摄影:陈瑜萍 审核: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