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下午4:30,全体教师在常裕311教室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数学与科学培训。本次主讲人:李伟林老师、郑李娜老师。王静老师主持了本次培训。
环节一
李伟林老师首先跟全体老师们进行了互动,开展了两个数字小游戏。
游戏一——猜数字。看似很简单的1~10十个数字的排列,通过单双数分类、找规律比大小、寻找数字对称性等环节,让大家打破思维惯性,增强思维的开放性、延展性。
游戏二——找数字。通过随机的数字组合、在数字宫格内描述数字的具体位置等方式,让大家发现找数字时大家产生的歧义和问题,促使老师们开启高速思维模式,提高对数字之间关联的敏感性,再次反观自己描述数字时的语言的准确性,描述方式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李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两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游戏,启发老师们适应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能用更加严谨的、全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开发自己的理性思维。
环节二
郑李娜老师随后展开了“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及PCK教学策略——数与运算和比较与测量”的部分内容讲解。郑老师指出PCK(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了解儿童的综合输出,理解核心经验旨在理解教学、理解儿童,使老师的教学更加灵活,对儿童数学思维更敏感,对儿童数学学习的支持更有力。
本次讲解的内容主要关于儿童在日常接触最多的数与运算内容板块。通过详细阐述数的概念、数概念的核心经验(数数、数量的比较、数符号),提出了给儿童“提供数概念学习的情景和背景,促进联系和迁移”等关键性支持策略与建议。另外,郑老师还利用生动精彩的小案例帮助老师们理解数运算的核心经验,分别是数量变化、分解与组合、逐一加减。并且提出了“采用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幼儿数运算能力的发展”、“在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中获得经验,积累经验”、“在低结构的日常游戏中巩固经验,提升经验”等关键性支持策略与建议。最后,郑老师引发老师们思考“玩游戏”与“学数学”的关系,提出了游戏引领数学、数学引领游戏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游戏中“包裹”着数学经验的运用、亦“玩”亦“学”的更具科学性的新型学习模式。
摄影/撰稿:徐意尔 审核:赵一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