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日下午4:30,银河幼儿园户外野趣工作室、游戏后分享交流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在常裕小三班一同参加了关于户外分享交流的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李婷老师主持,主要探讨户外分享交流的操作与标准,旨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一看就会。
一、 户外游戏后分享交流的现状及困惑
万锦涛老师结合自己一周观察的户外游戏后分享交流现场,提出分享交流中老师们会利用照片、绘画等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涉及户外新游戏的玩法等;同时,提出汪傲梅老师在户外活动的现场,结合幼儿游戏的现状,进行了即时分享。
恽老师作为常裕园区分享交流的负责人,首先给大家阐述了近一个星期观察下,所有班级的分享交流现状,22个班级都能及时进入分享状态,更有多个班级采取了画语、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分享交流。
马骄老师作为香槟湖园区分享交流的负责人,也给大家阐述了香槟湖近一个星期分享交流的现状,在形式上,小班以集体教师讲述为主,中大班以幼儿自主介绍为主,并提出希望尝试画语交流。
在两位负责人以及其他老师的阐述中,我们梳理出了现状存在的以下四点困惑:
1. 小班幼儿聚集在班级老师身边,不愿意探索幼儿园的其他区域
2. 大班幼儿在分享交流时,教师在不知道孩子玩了什么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分享交流呢?
3. 户外结束后,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刻,此时他们的倾听效率不是很高,分享交流中,除了自主表达,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4. 户外分享交流,如何促进区域游戏材料和质量的提升呢?
结合实际经验,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对户外分享交流的必要性及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地梳理,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二、 户外游戏分享交流的必要性
针对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探讨了为什么要进行户外游戏后分享交流?
室内,我们能知道每一个孩子在哪里,在户外,我们同样需要100%知道我们的孩子在哪一个户外区域进行游戏,及时地跟进和经验共享,进行户外游戏后分享交流就是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可以玩的更好,更快,更强,环境材料可以及时的更新。在具体的实践组织中分享交流则表现为师幼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中的信息,在共享快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及自主计划中进一步引发幼儿游戏兴趣。
户外游戏后分享交流有利于老师们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点,以及区域中幼儿游戏的需要,及时的进行材料、环境的更新和优化调整;进一步推进游戏的发展。
三、 户外游戏分享交流的方式梳理
对于户外游戏后分享交流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结合实际经验,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对于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以及尝试。
什么时候进行即时交流?
①当幼儿出现安全行为、秩序问题时,与幼儿交流安全自护、秩序的维护。
②当新材料投入使用时、有新经验、新规则分享
分享交流的路径
·底线:具象呈现(照片);材料:表征记录材料(纸、笔、黑板)——用于教师记录与幼儿共同梳理的经验
·路径:游戏中的现场交流;游戏后班级进入游戏现场分享;班级内游戏分享;班级分组分享
模式:大家一起说 3~5min
你我对话说(教师要与自己的观察建立联系)自主、预约、教师预设……
计划、鼓励说(下一步我的计划)
户外游戏后分享交流的尝试大家正在尝试中,相信通过本次的教研,大家会更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在现场有效的把握时机进行即时分享;同步班级集体分享也会更能促进幼儿的思考和游戏水平的提升!我们一直在路上……
摄影/撰稿:王春玲 审核:赵一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