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银河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课题 |
中班美术《蝴蝶风筝》 |
设计者 |
徐秋 |
执教者 |
李芸 |
日期 |
20160329 |
|||
修改者 |
潘亦圆 |
第 1 稿 |
日期 |
|
||||||
教材分析 与 学情分析 |
幼儿分析 放风筝是幼儿比较喜欢玩的活动,大人放风筝,孩子喜欢跟在后面跑。部分幼儿还有过自己放风筝的经验。春天一到,孩子跟着大人一起春游、踏青的同时不忘放上几回风筝。看着风筝神奇地上天、落地,他们把风筝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事物,幼儿也不例外,风筝的颜色艳丽,形状各异,造型别致,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审美特点。 教材分析 风筝的款式多、两边对称的图案和花纹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尤其是孩子熟悉的各种动物、动画片里的形象,他们更是对它情有独钟。本活动在欣赏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获得两边对称的特点,最后愿意大胆地用线条、色彩为风筝进行添画和涂色,最终体验成功的乐趣。 |
|||||||||
活动目标 |
1.愿意用线条、色彩表现出风筝上的图案,初步了解对称的特点。 2.愿意大胆地为风筝进行添画和涂色,体验成功的快乐。 |
重点 和难点 |
重点:能用两边对称的方法作画。 难点:幼儿能用两边对称的方法构图、涂色。 |
|||||||
活动准备 |
1.各种风筝的图片若干、教师范画一张。 2..油画棒、画有各种形状风筝轮廓的画纸、用做风筝线的彩色长条若干。 |
|||||||||
活动过程 |
||||||||||
基本流程 |
激趣导入——欣赏观察——探索玩法——自由创作——交流评价 |
|||||||||
活动环节 (时间) |
教师组织行为 |
幼儿预设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 激趣导入 2 |
1.师:春天来了,蝴蝶、小鸟都在天上飞来飞去,除了它们还会有谁在天上飞? 2.出示实物风筝。 师:春天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 |
预设1:飞机、风筝
|
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
|||||||
二、幼儿欣赏风筝图案,教师示范。 5 |
1、 出示各种各样的风筝图片 师:我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风筝,这些风筝美吗?它美在什么地方? 回应1:是啊,他的眼睛真亮,你们发现了吗? 2.哦,他发现了很特别的地方,风筝上两边的图案都是一样的。 小结:这些风筝多美呀!有动物风筝,图案和颜色都很漂亮。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多快乐啊! 问:如果是你画风筝,你想画什么美丽的图案? 回应: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
预设: 1. 幼儿根据风筝的图片说出图案上的具体物体。 2. 个别幼儿能发现图案对称的特点。
预设:动物、花朵、爱心、彩虹…… |
通过欣赏发现风筝上图案的对称特点,为设计风筝做铺垫。 |
|||||||
二、 自由创作 8 |
1.提出作画要求。 师:请小朋友来画一画自己的风筝吧,记住要把两边画得一样哦。 2.PPT出示各种风筝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案,并运用到自己的图画中。 3. 幼儿大胆尝试作画,教师指导。 回应1:你能把两边画得一样,真会观察。 回应2:如果能把两边画得一样,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哦。 回应3:勇敢地试一试,想到什么就画什么。 |
预设1:能画出对称图案 预设2:按自己想法绘画,没有对称的意识 预设3:不愿自己动手,寻求老师帮助。 |
通过绘画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
|||||||
三、 交流评价 3 |
1.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风筝?它的什么地方让你喜欢? 我们拿着自己的风筝一起到操场上放放风筝吧。 |
预设1:幼儿积极说出自己喜欢的风筝。 预设2:颜色漂亮、能看出图案
|
通过交流评价提高审美意识和情感。 |
|||||||
活动反思: |
||||||||||
备注:活动反思主要填写执教老师个人修改和完善的地方或者对本教案的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