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

第十七周:音乐与噪音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2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宇杰

中班音乐:音乐与噪音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的危害;

  2.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及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培养初步环保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音的危害。

教学难点;乐音和音音区分;制作“安静”标志图。

活动准备

  1.录有噪音和乐音的录音带,如优美的舞跳音乐和打去乐音,鸟叫声和溪水淌流 声,枪炮声和鞭炮声,打雷声,电钻声市场叫卖声等等。

  2.幼儿绘画用纸水彩笔。

  3.剪刀,圆形圆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

  一 感知音噪和乐音

  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 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在幼儿自由讨论后,请幼儿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过的声音?听起来觉得怎样?

  3.启发幼儿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结合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放录音,请幼儿再听听小鸟叫声,说说这种声音的感觉。

  5.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响的声音叫做做乐音,把刺耳难听做声音叫做噪音。

  二 区别噪音和乐音

  1.放录音,请幼儿听小溪流淌声,嘈杂的市场叫卖声,说说哪是噪音?哪是乐音?

  2.放录音,请幼儿用动作表情来表示噪音和乐音。

  3.请每个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尝试发出乐音,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发出乐音。

  4.教师用同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让幼儿听听,并说说哪是噪音?哪是乐音?为什么同样的乐器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5.教师小结;美妙的动听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也会变成噪音,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了噪音。

  三、理解噪音的危害

  1.你们平时还听过什么噪音?

  2.你们喜欢噪音吗?为什么?

  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噪音的危害那么大?我们用什么来减少噪音?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如在长方形卡纸画上睡觉的小朋友。

  3.带领幼儿自己设计制作各种“”标志贴到适当的地方如图书室医务所寝窒等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苏ICP备05086047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