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程建设>>课程管理>>文章内容
银河幼儿园主题管理细则
发布时间:2011-11-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银河幼儿园主题管理细则(试行)  

主题实施程序  

   

1、每学期放假前一周完成新学期级组主题计划制定和审议。

2、完成主题承包人招标。(原则上三年内新教师不承担)

3、主题承包人在新学期开学前完成主题方案。

4、每位老师利用假期熟悉各主题方案。

5、开学前园部组织各主题方案集中审议。

6、各级组对修改后的主题方案提前两周进行前审议。

7、利用焦点课、研讨等活动实施中审议。

8、主题结束后第二周完成后审议。

   

主题承包人职责与要求  

【角色定位】  

*主题承包人是主题计划的策划者

*主题承包人是主题实施的管理者  

*主题承包人是主题成效的责任人  

   

【权利与责任】

责任——对主题实施质量全面负责  

*承包人必须认真管理与执行所承包主题,为教学质量负责。

*承包人必须及时整理有关主题资料,保证资料完整,有传承性和发展痕迹。

*承包人必须深度反思主题实施全过程,有经验与理念的提升,有分享价值。

   

权利——有利于主题的良性发展  

*承包人依据自己的特点和专长自愿申领。

*承包人有权组织调动组内教师共同完成主题的实施。

*承包人有权对主题计划作适宜的调整

*承包人有权对主题实施过程中组员参与情况作出评价与考核。

   

【任务】

(一)、完成主题设计

     依据《纲要》、《银幼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年龄特点》、传承的主题文本、实施教师积累的经验与不足等资料,在深度分析核心价值,遵循传承与发展的原则,制定出新的主题实施方案。

    

(二)、有效开展课程审议

     主题前审议  

主题审议的问题菜单  

所体现的  

《纲要》要求  

一级菜单  

二级菜单  

主题开发背景及依据  

1、主题内容的由来、特点、与其他活动的联系,教师对内容所作的加工及依据  

2、主题内容与教育目标的关联性  

3、主题内容与幼儿兴趣、发展水平、发展需要等的关联性及幼儿的可接受性等  

   

  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面临的挑战情况,包括挑战的类型、强度等,主题对教师和幼儿身心发展、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价值  

  ……  

1.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主题目标及依据  

1、主题目标与教育总目标、年龄段目标及近期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关系  

2、主题目标与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关系  

3主题目标与幼儿已有经验、水平及与发展可能性间的适应性关系  

2.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4.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主题资源及依据  

实施课程要创设的环境、需要的资源  

1主题资源与主题目标、内容间的关联性、适应性  

2主题资源对幼儿学习的支持性及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的适应性  

主题实施脉络及依据  

1主题实施流程、方式方法与课程目标、内容间的适应性关系  

2主题实施流程、方式方法与幼儿能力、兴趣、需要等的适应性关系  

3主题实施的组织脉络以及各环节中的转换关系、教学策略(包括提问策略、提示信息策略、干预策略、评价策略等)、幼儿参与活动情况及依据  

   

主题中审议   

主题审议的问题单

一级菜单

二级菜单

审议方式建议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核心价值与主题目标的关系

2、教学内容核心价值与幼儿兴趣、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的关系

3、教学内容核心价值与学科特质的关系

焦点课

案例剖析

活动反思

教学研讨

幼儿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与学科领域的适宜性

2、学习方式与幼儿认知特点的适宜性

3、学习方式与的有效性

教师教学方法

1、教学流程是否为教学目标服务

2、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

3、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主题后审议  

以个体反思和集体审议结合。包括:“主题回顾和反思”为形式的个体反思,“回顾与反思”的集体交流和论证。

回顾主要关注:主题实施的过程;幼儿在实施中的经历。

回顾:回顾幼儿在主题实施中经历了什么事件,生成了什么需要。他们反映了哪些成长的经验和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经验?他们在与环境、同伴和成人的互动中有什么样的表现?老师是如何应对孩子的?生成了什么样的活动,应用了哪些策略?

反思:反思在主题实施过程中自己是如何由教学现场所反映的细节,个别问题引发对整体教学价值的思考;反思自己是如何根据幼儿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所采用的策略是否有效?如何更好?

集体交流和论证:目的是将个体有价值的经验信息、时间性学识能有效地同伴分享,同时又能分享别人的经验和智慧。论证的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时间、策略和成效的价值。

   

(三)整理完善主题资料

主题活动结构:

1、主题名称

2、完成时间

2、主题来源

3、主题目标

4、主题网络

5、主要活动安排

6、环境与资源

7、指导要点

8、区域活动建议

9、活动设计

10、备选活动

11、主题资料包

12主题活动评价与反思

   

(四)合理使用人事权

1、协助级组长对承包主题实施管理。

2、合理安排级组人员主题实施任务。

3、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附表:主题审议表

主题名称

   

实施时间

   

班级

   

教师

   

我的问题

   

   

我的资源

   

   

解决策略

   

   

注:此表在审议前一周和方案初稿同时给组内老师,组内老师就方案作出分析与建议,在集中审议中提出研讨。

   

   

   

课程组成员职责与义务  

级组长  

1、全面负责级组课程管理

2、对主题实施情况作调控

3、协助承包人完成主题实施

   

组员  

1、自愿接受承包人的管理

2、认真完成承包人给予的任务

3、对主题实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附:

备课六步法  

第一步:全面把握一学期的目标.

第二步:合理安排一学期的主题.

第三步:研究每个主题、主要活动脉络.

第四步:制定好一周活动计划.

第五步:   认真做好准备.

第六步:反思和调整第二天的计划.

    反思和调整下一个主题的计划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