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旧网站栏目>>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银河幼教集团“园本培训”系列报道:骨干讲堂——积木区游戏的思考和探索
发布时间:2016-04-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4月22日,在这春日融融的周五下午4点20分,银幼全体教师齐集岷江部311大会议室,参加我园“骨干讲堂”活动。给大家做微型讲座的是教龄才三年的郑李娜老师,但是郑老师凭着在积木区游戏中的长达一年的持续观察和指导,结合自身数学专业出身的特长,将中一班的积木游戏组织地有声有色,幼儿整体的积木游戏水平达到较高水平。这次她将通过银幼骨干讲堂的活动,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所有老师分享。

郑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如何引发幼儿参与积木区游戏兴趣的,比如通过欣赏积木作品、认识积木形状特点等;其次用五个数学名词概括了游戏指导中重要的经验:形状、距离、配对、测量和模式,演讲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观察案例和照片,让老师们可以很快就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最后郑老师提出积木游戏的介入指导最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但是是用介绍积木搭建技能的方式,比如积木不够用,我们是用积木互补的形式来解决。

听完郑老师的讲座,老师们都深有感触。主持人王静老师趁热打铁,引用园所积木调研时的一份视频,请各位老师观察同时思考幼儿积木操作的过程以及其中可以获得的知识技能。丁岩、陈欣钰、朱虹等老师描述了幼儿操作时如何使用双倍单元积木和四倍单元积木形成作品造型,刘智慧老师提到幼儿在搭建时是边搭边想,幼儿自己也在摸索中,尽可能保持积木的稳定性。

为了让老师们可以体验幼儿在搭建作品中的所思所想,接下来所有的老师自由分组,分散到各个教室的建构区模仿幼儿作品进行建构。有的老师成功了有的老师失败了,这引发各位老师思考如何有效支持幼儿在积木区发展的问题。刘斌老师说,这次活动给他最大的感触就是要读懂幼儿的作品;黄超老师说,老师身上的专业性越强就越能将孩子的作品精细化指导,因而孩子细致的想法和材料,这些是后期我们需要关注的。最后王辉老师说明,高效的教研是需要每个老师全身心参与的,希望我们后面的积木教研可以继续走下去,让每个老师都受惠。

图/文  顾滢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