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早上8:00—9:10,银河幼教集团岷江园区,每班一位教师到大一班观摩了积木区建构游戏及游戏后分享交流活动,下午4:30在小会议室由冯越老师主持,每班一位老师参加了此积木建构游戏教研活动。
主持人冯越老师首先抛出了两个问题:教研的目的是什么?此教研活动前你准备了什么?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了本次教研活动。
一、观察视角
老师们首先基于对积木游戏章节的学习和对调研班级的前期准备,分享了各自观察记录表,主要记录了幼儿的建构游戏水平。其次大一班葛怀静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对于今天幼儿积木游戏的观察视角:技能水平和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
二、聚焦典型
老师们选取了典型案例:“凹陷图书馆”集中进行了探讨,如何把握其核心?并提供适宜的职场支持?朱靖波老师就如何看指出:过程中可以及时介入,也可以分享环节来讨论,要看孩子的当下的游戏状态,注意与与当事者对话,了解背后的意图。张阿花老师补充:可以借助书籍《儿童游戏通论》对接当下幼儿的建构水平、发展水平、发展需要等。
三、现场体验
百说不如一练,老师们移步大一班积木区,现场动手同步“凹陷图书馆”,在搭建过程中身临其境,将自己当成大班的孩子,果然发现多多。首先观看图纸后就难点——如何凹陷老师们展开了讨论,动口加动手简单的轮廓搭起来,可是在让图书馆大门凹陷进去的方式上老师产生了摩擦,原来虽然大家都认可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大家预想的积木种类不同搭建的方式也不同,切身体验了一把上午孩子们的操作经历。
四、一点干货
亲身操练后回到小会议室大家都踊跃发言,对游戏现场的把握切点更细,目的性的观察及反思更明朗了,最后冯越老师分享了《指南》和《儿童游戏通论》中针对积木建构游戏的部分。
(图/文 汪傲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