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下午,银河幼儿园在岷江园区311召开新学期园务计划解读会议,我园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王彦老师主持。
首先,吴洁老师以自己作为工作室室长的角色,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何将工作室所研究的内容、资料等,与班级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让研究的内容、信息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受益于每个班级呢?
对此,王辉老师提到,可以将工作室的工作结合到日常中的几个平台中:第一,工作室成员在每个级组中发挥作用;第二,利用好骨干讲堂;第三,班级的及时跟进与落实;第四、工作室室长要与级组和班级建立联系。
徐志国老师在此基础上强调,我们的工作室要凸显研究性,并且做好观察与课程的结合工作。薛丽亚老师也提出当下的重心也需放在工作室成员本身的提升,注重“人”的提升。
其次,冯越老师同样针对工作室的安排,提出自己的疑问:工作室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期末的发展性评价工作,那么比如创意美术工作室,还需分成音乐和美术两个点来进行测评吗?具体的工作应如何开展?
对此,徐志国老师提到,工作室是研究性组织,只要抓准核心经验,制定好发展性检核表,谁来执行测评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当下工作室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第一,多关注当下研究的现场,做好“学习、研究、梳理”这三个关键字;第二,关注日常评价。王彦老师也提到,心态上无需纠结,当下要做的是对幼儿原有现状进行盘点、分析,做好对本学期可以达到成效的预判。
另外,汪傲梅老师作为新教师代表,提出了大多数老师的另一大疑惑:如何做好幼儿学习与发展档案?王辉老师带大家明确了做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工作的目的: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家园合作,对家庭教育起指导作用、对幼儿是一种精准的观察捕捉、分组与跟进。
薛丽亚老师指出以往幼儿学习与发展档案工作的不足,包括时间结点不足、成长性体现不足、幼儿学习与发展档案照片针对性不强。同时,梳理出幼儿学习与发展档案应包含以下三大板块:我的基本信息、我的成长故事和幼儿阶段性发展情况,体现出“全面性、发展性与个性”特点。
最后,吴亚英老师总结,幼儿学习与发展档案为的是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但是又不完全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而是老师自己能够推己及人地想孩子长大以后能从老师这里获得了多少的数据。而数据的背后是教师的用心与用时的程度,这是因人而异的。孩子在园,需要做好观察时,教师应尽量不去做文案的工作。所有教师都不应低估自己的学习力,天道酬勤!(图/文 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