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研采用每位老师跟进一名幼儿,从幼儿进教室开始观察,全程关注幼儿游戏水平的调研方式,主要调研区域游戏环节中幼儿的游戏状态,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班级环境、主题环境、区域环境的情况。在中午的级组教研会议中,老师们分成两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以角色游戏区的材料为例
1.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投放的内容投放多少?
2.投放材料的层次,先投放什么?后投放什么?
3.投放的材料如何观察、检验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
针对本次调研活动,吴园长指出:
☆常规要求:
1.时间:如果能提前协调的提前协调好在所在调研的园区就餐,保证在幼儿入园之前(7:55左右)进入调研班级
2.调研准备:根据调研班级的调研方案跟进调研关注视角的自我思考与准备;
☆调研主题
1.材料:谁的材料?看游戏区的材料主要是观察什么?
2.潜意识:反思我们自己在班级日常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与优化过程中,我们观察、调整的惯性思维,突破“我想到的,我知道的,但是做的时候却忽视,做不到”的潜意识;
观察的时候的展位,行进路线,这是最基本的常规要求和习惯;
3.幼儿的材料:
(1)标记
(2)材料的数量丰富但层次不清晰
(3)教师在幼儿与材料互动过程中的思考与后续的及时调整不足
(4)孩子的故事(有了初步的雏形)
|
(图/文 陈芯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