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旧网站栏目>>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银河幼教集团“课程游戏化”系列报道:记银河幼儿园岷江园区大二班积木区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1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2015年11月17日,银河幼儿园岷江大班组每班一位老师来到大二班,对大二班晨间积木区游戏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老师们在会议室集中,针对今天看到的现场开展了研讨,活动由高玉晶老师主持。主题为“从幼儿与积木区材料和环境的互动看积木区材料的投放与环境的创设”。

首先,大家观看了今天大二班孩子积木游戏的照片,大二班老师对孩子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解读分析。接着,老师们结合积木建构的特性和教学潜能,思考了目前大班孩子的“有”。沈道广老师谈到社会性学习方面,在这个活动中不是一个孩子在搭建,有一个孩子是负责搭的,另一个负责运送积木,在这个过程中是有合作、有交往的。姜蕴蓉老师谈到,在孩子们的作品中,对称、围合、模式都能体现出来。老师们都觉得现在大部分大班孩子积木建构水平能达到表征阶段。

那么哪种策略和方法能够对孩子产生新的影响,提升孩子的游戏水平呢?王静老师说到他们班在中班时曾用雪花片做出花园的主题建构。其实不管绘画还是建构,都是孩子的表现方式。要有充分的观察欣赏基础、有主题,根据主题带领孩子去观察。王晚晴老师说到他们班建构区有一个任务卡,每次四个人玩,建构之前由其中一人来制定建构主题。姜蕴蓉老师班的建构区不光只有孩子在建构区玩的照片,还有各种积木的搭法贴在墙上。

高玉晶老师结合大家的观点,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游戏前:

    1、有主题,丰富孩子建构的经验。

    2、有与主题相关的图片等。

    3、帮助孩子建立建构的目的性。

二、游戏中

     1、架空的细节图(图片很重要),支架性的手段

     2、辅助性的材料

三、游戏后

分享交流后计划的完成度,比如架空图也是根据孩子的分享交流出来的。

最后,大家还针对辅助性材料如何提供展开了讨论,大家谈到关于辅助性材料的投放,有以物代物和形象的材料两种,可以初期让孩子用形象的材料,慢慢过渡到以物代物,最后把形象的辅助性材料都撤掉。同时,老师的参与也很重要,在进行别的建构时,孩子的经验会迁移。

积木建构中蕴含着很多值得思考和探究的教育价值,需要我们老师在不断的观察与实践中总结经验,真正发挥积木的作用。(图/文  潘亦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