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旧网站栏目>>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银河幼教集团:交流理思路,点拨明方向——省“课程游戏化”领导来我园现场指导
发布时间:2015-1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2015年11月6,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殷雅竹、江苏省幼教与特教研究所副所长张晖和常州市教科院幼教教研员庄春梅来到新北区银河幼儿园进行“课程游戏化”现场指导。

现场观摩引思绪

上午三位专家在银幼园办公室成员以及龙虎塘幼儿园、圩塘幼儿园园长的陪同下一起观摩了岷江和香槟湖园区。在观摩的过程中,对环境的“阅读”让大家看到了一系列活动生成和幼儿参与的痕迹;而在区域和户外运动中幼儿展现出来的自由自主的活动状态让大家感受到了材料凸显出的“自然”和“野趣”。看到幼儿在自制的“树梯”和“门洞”中穿梭的景象,张晖老师感慨到:幼儿园的材料要是都这样摆放就好玩了。同时陪同的园长们也就现场看到的一些现象与三位专家进行互动,言谈间频频引发同行者的思考。

专家点拨指方向

首先张晖所长对银幼目前呈现出来的游戏状态给予肯定。银幼目前已经具备了“课程游戏化”的框架,尤其是在一些区域中可以看到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痕迹。如建构区中张贴的一些图片正是幼儿当下正在“忙活”的事情,一些图示也给予当下幼儿的技能水平提升有了很大的支撑。在接下来银幼要着力突破的是材料的精准和细化,如同一个角色区,大中小年龄段的幼儿分别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游戏要在适当的情境导入中自然而然地有水平上的提升,而非是为了提升水平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不是教师现身指导,而是发挥图片的作用,引发幼儿与图片的互动。

问题互动清思路

接下来现场教师代表就课程游戏化以来的共性问题进行提问。在问题的互动中,张晖所长指出在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教师的“潜意识”问题。教师会在与幼儿的互动中频繁地想着要给予幼儿一些东西,所以无论是在课程的推进还是资源库的建设中总会遇到各种难以破解的问题。此说法让在场的教师对很多问题都豁然开朗,也尝试用“换一种思维”的方式去构建现场中教师的行为。庄老师则一语道破“玄机”: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重心放在幼儿身上方向总是没错的,只是要考虑现实的可行性,尤其是一日环节中如何凸显自主又兼顾现实的可操作性。

整个过程吴亚英老师适时地与专家互动,从自身的角度补充、解说着专家的观点,同时她又为一线教师代言,在理论与实践中承转。因此整场交流中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学习高效而有质量。

如果说本次交流中说到的“潜意识”和“换一种思路看课程资源”会让大家“恍然大悟”;那么“环境成为幼儿第三类教师”以及“材料精准性的探究”则有更大的实操意义。日常工作是经验的积累,而每一次专家的点拨总有突破性的提升。银幼在“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到今天,也必然坚定地走在明天,收获更多惊喜,受益幼儿、教师和园所。(图:王彦 文:汪田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