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开学第一天是什么样的呢?开学第一天会有些什么样的活动呢,新北区银河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先让孩子玩起来。
镜头一:种植园,我们来除草
经过暑假两个月,幼儿园种植园里的杂草丛生,有些都盖过了小朋友的头顶了。不少小朋友还惦记着上学期在种植园里种的花生、芝麻,此时它们都被淹没在了杂草中。这不,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带上工具下楼除草。首先孩子们围绕着种植园在谈论着“杂草”和“作物”的区别,认出了混在其中的“花生”“芝麻”与“南瓜”……;怎样才能将草连根拔起,有小朋友自告奋勇来做展示,小手握住草的根部,用力一提,杂草就被连根拔起。
杂草在孩子的“工作”中,变成了好玩的材料、衍生了好玩的探索过程。
镜头二:积木,让孩子成为智慧的搬运工
幼儿园添置了新的大型积木,老师们并没有着急去拆开,更没有动手将他们放到活动室中。只是“懒惰”地让材料放在那里……
开学第一天,活动室门口,孩子们用各种方式在尝试拆开新玩具的包装。当一堆材料倾斜而出时,孩子们脸上不仅有看到新玩具的欣喜,也多了思考的微表情: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积木怎么搬、怎么摆、怎样更方便……有的小朋友选择徒手搬运,尽最大能力搬运着更多的材料,多跑几趟就好了;有的小朋友在地板上铺上泡沫垫,然后将积木摊开摆放在垫子上,按照形状依次搬运;有的小朋友选择用小筐一次搬很多块,然后几个人合作将小筐推到活动室……
积木的搬运,不再是成人简单的工作,在管理慢下来中,生动的课程就浮了出来。搬运的过程蕴藏着不仅是“有趣”,还有促进儿童成长的“智慧”。
镜头三:专用活动室,我们自己来安排
幼儿园三楼多了一间空教室,地方可真不小!部分教师很急切的想去发挥它的价值……课程核心组依旧微笑传递:“再等一等、给孩子点时间……”
大班的孩子们来到这块场域,精彩的画面浮现:孩子们左看看右看看,时而蹲下来摸摸、又站起来比试比试……几个女孩蹲在一起一会儿比划交流着什么,一会儿又绕头冥想。窗前的几个男孩拿着相机对着水池、柜子……
回到班级,孩子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那个教室是怎样的?我们可以在这里玩什么?哪些活动我们教室不可以玩,在这里可以……最终在争论、协商、妥协中,孩子们决定在里面玩建构、玩颜料还可以做实验……做好规划后,孩子们开始设计场地,搬运柜子、摆放桌子,放置材料……
活动室的设计从教师还给孩子,实现的不仅仅是主体的转变,更是儿童观与课程观的转变,当教师行为慢一点,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自然提升。
开学,先让孩子们“玩”起来!不是疯玩,而是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自主、感受自由,在玩中学会规划,让课程从孩子中来,到孩子成长中去!(陆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