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3日,全体新教师在香槟湖大一班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次沙龙活动:《发展适应性游戏》主题读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享交流阅读中的收获,从材料投放和区域推进的角度,结合大一班的现场,进行思想碰撞。本次沙龙特别邀请了薛丽娅老师和王禹老师和我们一起参加。
游戏热场
本次沙龙照旧是游戏开场,游戏的名字是《各位好汉请抱拳》。玩游戏时,老师们踊跃参加,现场气氛很是热闹。薛老师和王禹老师在老师们的盛情邀请下,也参与了进来。最后,获胜的老师总结游戏经验:记住别人的名字,起一个别人记不住的名字。玩完了游戏,下面就是进入今天关于游戏的研究讨论。
思想碰撞
1.从全书谈感受、说印象
老师们首先从对《发展适应性游戏》这本书的感受聊起。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这本书的感受也是如此。张钰梦教师说这是一本实用、有价值的书、余志韬教师说这是一本工具书、易懂、操作性强的书。总之,这确实是一本值得细细研读的书。最后引入了吴老师对这本书的感受:“这本书,我细读到了109页,感觉:只要读懂了这本书,并且照着去做,就能成为角色游戏、积木游戏、操作游戏、表演游戏区方面的专家型教师。”
2、从具体章节聊收获
在细读三四章节的过程中,老师们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触及心灵。这个环节里,老师们就跟大家分享了那些触及心灵的地方。
恽丽华老师指出书中46页“金色票证”她最感兴趣,因为她们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幼儿会长时间的只玩一个区域,而金色票证是帮助幼儿做出一定的选择,让幼儿去认识不同的区域,认识不同的伙伴。恽老师打算到自己的班级里去试一试。
蒋薇老师指出书中42页,区域中设定人数的限制,令她最有感触,结合自己班级表演区,她认为在区域不混乱不拥挤的情况下,不一定要限制人数。
3、学有所用:小练兵
聊完了大家的收获,接下来进行一个小练兵环节。小练兵环节观察一段幼儿游戏状况不佳的视频,向教师寻求适宜的解决方法。教师都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发至新教师共同体群里,将新教师共同体这一群体充分的利用起来。
4、看现场,谈发现
大家聊完了自己在书中的收获,再结合实际的现场来说说在现场看到了什么。这次我们结合的现场是香槟湖大一班。早晨8点新教师聚集在香槟湖大一班观看了游戏现场,在这个现场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发现。孙洁观看了阅读区,在阅读区观察到教师及时有效的介入,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及时的鼓励,显现出教师的专业水准。
沈晓佳教师观看了班级整体布局,认为班级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显。并说了自己在建构区观察到的一些问题如:作品搭的慢,跟孩子的专注度有关系。
在现场的发现会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幼儿。观察幼儿,与教师行为建立联系,与区域创设建立联系,反推区域的设置以及材料的提供。
深度对话
香槟湖大一班的顾滢滢老师和王禹老师分别来聊聊他们今天的游戏区域与这本书之间的关系。
顾老师分别从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以及空间划分上谈了一些自己对班级区域创设一些的想法。王禹老师就班级建构区:游戏的专注度,材料选择等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合作竞赛,对于大班孩子很适合,后期是他们班的一个提升和改进点。
此外王禹老师还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读书感悟:《读书的迷思之一,为什么要读书?》。王禹老师认为读书是一种成长方式,《发展适宜性游戏》作为我们的专业工具书,需要我们带着行动研究的态度去研学:因为专业工具书需要研,重复多次而深知其意;需要学,需知其果,且需深究其因,通晓其理。接着王禹老师向大家分享了龙应台给儿子安德烈写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 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 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本次沙龙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读书的脚步不会停止。相信老师们会一直走在边阅读边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充实自己。 (图/文 张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