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号下午16:20,本学期第二次周例会活动在岷江园区311举行,活动主题为事件面前的考量,由徐志国老师主持本次周例会。会议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由沈道广老师组织游戏,在快乐体验的氛围中教师感受到游戏的精神无处不在,第二板块视频赏析由高丽泽老师组织观看日本教育电视剧《爱迪生的母亲》的片段,联系实际看视频,抱着接纳的心态,接受班级中所谓的“问题儿童”,带着方法稍微引一引,也许他们就是下一个“爱迪生”。最后王彦老师、汪田田老师、刘亚老师和顾滢滢老师就目前阶段工作进行交流与反思,梳理关键事件后的行动路径。
【现场回顾】
环节一:游戏体验《排雷》
游戏《排雷》从数字1-100之间随机抽取一个数字为地雷,参与游戏者报一个数字,以缩小排雷的范围,每个人都有一个“反转”或“过”的机会,踩到地雷者接受终极惩罚。游戏的现场欢声笑语,结合游戏看现实,原来游戏精神的自由、自主、愉悦、创新无处不在,就如我们的一日活动。
环节二:视频赏析——日本教育电视剧《爱迪生的母亲》
视频分享日本教育电视剧《爱迪生的母亲》中的片段,面对电视剧中的“问题儿童”联想到班级中的儿童,如果让你碰到了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老师们积极发现该名幼儿的闪光点,从思想、行为中去了解该名幼儿的言行,并且以鼓励的态度、专业的研究行为来给与类似这样幼儿充足的空间,吴亚英老师说:“我们要抱着接纳的态度,知道环境是接纳他的,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的心理上获得合理的满足。”徐志国老师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每个班级都有各种状态的孩子,面对他们,让我们心智成熟的机会来了,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去适应特殊儿童的需要,这也正是我们银河老师的需要。”
环节三:关键人关键事
王彦老师就香槟湖三月工作进行了经验的梳理,同时给与我们一定的教育与启示,从管理的角度上来看,管理无小事,更多的需要沟通和衔接,后续给与一定的思考:在意识上,要关注细节,如戴胸牌、晨间接待、值班教师的交接等等;在行为上,对于保教工作的认识工作,对于标准的执行都是需要加强的。汪田田老师从班级中的“传承和创新”谈起,当创新遇上标准,应该如何去处理呢?我们必须坚守标准,保证班级质量,同时还要创新,建立自我的标准。面对一些不完美的班级事件,进行后期的调整与优化,利用团队的辐射、对于事物的判断筛选在标准中出创新。刘亚老师则是从教师值岗案例事件中发现问题、组织团队讨论梳理经验,执行反馈,再次发现问题、后续跟进等要求全园老师都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努力向标高靠拢。新教师共同体组长顾滢滢老师从本学期第一次新教师沙龙方案的制定上来反观自己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作为组长,应该是学习的先行者,要有比别人更坚强的内心、比别人先进一步的准备、比别人更加明白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必须是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经验梳理】
本年度是我园课程游戏化的攻坚时间,在攻坚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实践带来的喜悦,同时也面临着实践带来的问题考研。如同上述老师呈现出来的共性问题和总结出来的共性经验一样,吴园长则从一个决策层的角度进行了高屋建瓦的分析:
1.从象牙塔里走出来。
心智成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成功的保障,在银河幼儿园这支年轻的团队里面,心智成熟成为整个团队建设的必然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也都要像吴园长引领的那样,要直面现实和直面自己。
(1)直面现实:
l 直面现实之一:职场是看效果的,考试一百分,不等于做到一百分;
l 直面现实之二: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适者生存;
l 直面现实之三:人与人之间,合作共赢是最高境界
(2)直面自己:对自己负责,这就是成人,我们需要认识自己,掂量自己。你的本事、你的勤奋踏实、你通过意志力而不断努力都会让人们对你有所留恋。
2.逼一逼自己,否则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首先是逼一逼自己的心智上,心智成熟,平凡中的坚持,说话做事;其次是逼一逼自己的思维上,从空间上讲,人处在系统中,空间上处理的某点与整个空间的关系,放入关系中,从时间上讲,有必然性,有前言后续的;然后是逼一逼外在的本事,自身一定要有专长,同时会变成工作中的本事。
【后期跟进】
确实如吴园长所说的那样,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而且要在一种相对极端的环境下,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银河的老师们也必然踩着这样的节拍尝试着让每一个人的潜力最大化。
(文/图 吴洁 沈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