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幼儿园第六届阅读月系列报导之如何进行阅读区观察记录
——记新教师共同体讲座活动
2014年5月5日的下午4:30,新教师共同体就如何惊醒阅读区观察记录的问题邀请了园所有经验的教师王静老师和冯越老师为大家开展了这次讲座活动。
一、了解基础,明确概念
在活动中,王老师首先让大家谈了下自己平时的观察记录时如何进行的。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发现,大家在进行观察记录之前都有固定的形式,那就是先确定观察目标(目标内容可能和园所重大事件有关,可能与班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关亦或者是与自己的关注点有关),然后确定观察对象,观察地点、用相机或纸笔记录、最后分析。由此,王老师帮助大家总结了观察的概念,其中在纲要中的解释是这样的: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自然情景下,借助一定的方法、手段,如相机、作品分析等,对幼儿个体或小组或集体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细查,并根据计划择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分析的过程。
二、确定观察目标
通过之前的交流发现大家在观察记录上都有比较成熟的理解与过程,那么为什么对于阅读区的观察记录就这么难呢?难度在哪?主要是观察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观察孩子在阅读区的阅读习惯或阅读能力;观察的面相对比较广,不够具体。
那么如何来确定观察目标以及观察的内容呢?我们一起对《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发现在各个子目标下的各年龄段的小目标均能成为我们的观察内容,那么对于阅读区观察目标的确定便可参照指南来进行。
三、结合案例深度理解
活动中,冯老师结合自己的观察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尤其是对于观察目标与内容的解读,将具体的点进行了分析理解。大家在对冯老师的观察记录的深度剖析中进一步了解了观察目标与观察内容制定的方式方法。
四、现场练兵
王老师提供大家一段小班幼儿阅读区活动的视频,让大家现成对于观察目标以及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了思考与交流。在交流中,大家发现观察内容的选取需要与自己的观察目标相关,不相关的内容可以适当的舍弃,着重记录与自己观察目标相关的幼儿的行为、语言、表情等方面。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阅读区观察记录的撰写有了一定的认识。当然这个方法并不仅仅局限在阅读区这一领域,对于我们其他区域的观察是相通的,相信大家能够举一反三,将观察记录更好的进行下去!
(图文/恽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