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 ,春风和煦,暖上心头,我们银河·香槟湖幼儿园迎来了常州市吴亚英“童心解读”工作室的第十三次活动。吴亚英园长携 “童心解读”名师工作室成员、新北区优秀骨干教师培育对象、武进区王惠萍名师工作室成员及新北区、溧阳实验幼儿园等多名幼教同仁参加本次活动。
镜头一:课堂呈现——走向差异资源的课堂
上午,龙虎塘幼儿园的胡华老师和溧阳书苑巷幼儿园的沈丹婷老师,分别为我们带来了同课同构的大班语言活动《獾的美餐》,两位老师的执教风格各有特点,胡华老师娓娓道来 ,而沈丹婷老师活泼亲和,通过两位老师的封面导读、故事开头解读、情节共读,孩子以多种方式体会到了这本绘本带来的乐趣,并通过自己看到的、理解的,用自己的语言、肢体表达出了对这本绘本的理解。
镜头二:教研交流——走近儿生命情趣的课堂
紧接着两个教学现场之后,主持人王静老师就本次教学中的研讨话题:“自主阅读与分享交流中差异资源的捕捉与利用”展开了执教老师、听课老师的思维碰撞活动,老师们各抒己见,而其中来自溧阳的挂职方老师提出:在自己园所多年来对于绘本教学的经验下,认为绘本教学,最核心的应该是让孩子喜欢上绘本,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绘本教学,应该是让孩子笑着看,笑着说的,这为我们对于今后的绘本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最后,师傅吴亚英就“绘本,应该是孩子的绘本”这一个核心切入点,为大家进行了引领提升,她提出:孩子的绘本,应该是以儿童立场下的绘本,绘本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课堂,这也是差异课堂的最终体现,一个孩子喜欢的绘本教学课堂,应该要控量,在控量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有充分的体验,而体验的过程,也是差异呈现的过程,更是孩子们享受学习的过程,在师傅的引领下,对于绘本教学,老师们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充满着跃跃欲试的心态……
镜头三:分享练兵——走进解读童心的课堂
下午的分享交流环节,老师们对日常观察记录中观察目的与观察内容的价值性、匹配度进行了交流,以“幼儿使用替代物玩游戏的情况”与“游戏中幼儿使用替代物的情况”两种目的表述上,大家通过讨论一致认为两种表述是不同的意思,因此在观察目的的表述上,应该更加精准精确,在观察目的确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查阅关键词语,分析了解,从而更好地匹配相应的观察内容,在实际练兵的过程中,大家也将所学运用到了其中,最后师傅吴亚英就观察记录之后,如何进行客观全面的评述,引导大家进行了梳理,如:在观察到孩子的情况之后,不是急于下判断,找策略,而是通过对其一系列跟踪式的观察,并了解其在不同场景下(如家庭中)的教养习惯之后再做分析,以其中最高的价值点,进行运用。观察解读之路,越走越明晰……
尾声:教育的路,慢慢地走,让我们越走越坚定,越走越明晰,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