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 ,冬日的阳光总是格外温暖却又姗姗来迟,顶着零下的气温,常州市银河、龙虎塘、新桥及溧阳等周边幼儿园几十位老师不惧寒意,齐聚银河幼儿园,参加常州市吴亚英“童心解读”工作室开展的第二次活动。第一次活动的震撼与感动仍萦绕心中,今天,我们又将跟随吴园长一起,踏上探寻“生命课堂”的旅程。
镜头一:一课多人,关注差异资源。
上午,我们工作室的领衔人吴园长率先垂范,和银河幼儿园的王静老师共同为我们呈现了两节教学风格迥异却又精彩无限的大班综合活动《年历》。不管是王静老师灵动、生命而有序的教学风格,还是吴园长睿智从容的教育智慧以及无法阻挡的强大气场,都让现场的老师直呼“看得真过瘾!”
随后,老师们针对两节教学活动,并围绕“如何构建差异资源下的生命课堂?”“什么是幼儿喜欢并感兴趣的活动?”两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思维在争辩中愈发明朗:不要想“我怎么做”,而要想“孩子会怎么做?”尊重并善用课堂中的差异资源;引发孩子间的“生生互动”,以学教学……而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永远都是生命课堂的底线。
镜头二:童心解读,聚焦个性差异
下午,龙虎塘幼儿园的高亚媛园长为我们带来了“解读童心——探究智力魔珠之旅”,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孩子,却在游戏过程中呈现除了截然不同的行为与立场。是尊重独立还是鼓励合作,是介入指导还是担任“旁观者”?从观察素材的挖掘、观察记录的白描、行者思语的重温……让我们渐渐清晰了“解读童心”的最佳路径。
最后,吴亚英园长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专业引领,呈上了一道“生命课堂的大餐”: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为什么做?”是基于儿童的需要还是来自教师的好奇心?我们在观察孩子时,要尽可能生动具体地回放性地情景再现;观察时,要聚焦“特有的”,换一个角度、找一个突破点,对于孩子的评价才能更全面、更精准……
叩源:寻求发展,成就自我价值
活动中,吴园长不断强调“教师”的技能发展,在“解读童心”的过程中,“我”的成才是第一位的,这对于孩子将影响甚远。而如何促进专业技能内化,吴老师也做了细致地解答:我们的学习来源于多渠道、多维度。书本自是良师益友,“自己”却更是促进自我提高的最佳盟友,勇于剖析自我、敢于反观内心的人,才能及时调整行为,在“解读童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