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银河幼儿园进行了本学期第四次常规教研活动,由徐志国老师开放了一节数学教学活动:大班数学《认识时钟》。由沈霞老师主持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主要围绕1.数学活动设计对于知识体系分析与幼儿基础分析。2.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幼儿学习方式的适宜性;3.围绕构建“情趣、有效”课堂进行现场深度观察和还原剖析,三个话题进行研讨。借由本次常规调研活动,进一步完善数学学科的小课程建设。
在精彩的教学开放现场结束后,大家就几个话题进行了深度的研讨。首先是对选材的分析,认识时钟对大班是否合适,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是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同时守时这种习惯也是大班幼儿需要的。然后对于时钟的教学点,进行了剖析,关于时钟,有钟面结构、整点、半点、时钟与时间的关系等等。王彦老师提出可以以认识时钟为例,从知识、能力、经验三个方面进行划分,时钟有多少知识点,有多少关于能力的提升,关于经验。然后再进行细分,小班、中班、大班又分别需要掌握多少。这样的思维路径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设计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
在活动的最后,吴园长进行了专业的引领,首先从大家听课位子的改变带来了空间形式的变化所展现的儿童立场的转变做出了肯定。从后面听课到在侧面听课,能更多的看到孩子的表情,看到孩子的操作,看到整体孩子的思维状态。而后就本活动的容量、知识、技能、经验、价值观进行了方向性的引领,守时是一个重要的习惯和品质
,大班需要,中班小班同样也是需要的。最后就不同角色的参与成员在同一教研过程中共性与个性的关注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思考,希望大家能够做一个善思考、善学习的老师。
教研活动虽已结束,但是也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要在行为中进行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将教研活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