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下午14:50至17:00,银河教育集团在银河幼儿园常裕园区组织现场调研活动,目的是结合区域游戏的调研,了解班级学习环境设置的思路,通过现场观察调研,观察幼儿和班级环境的互动,为后期环境创设评估优化提供依据。环境评估工作室成员、年级组长及教研员徐志国参与了本活动。
老师们观摩了大五班区域游戏活动现场,在教研时由现场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沈道广谈到,首先,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所服务,当有了跟主题有关的游戏材料,孩子有无跟材料互动,互动之后有无分享经验,老师要想办法让孩子与材料互动。其次,环境的创设要为孩子的生活所服务。先要让孩子对班级公约和规则进行理解,才不会作出一些违反班级公约的事情。
冯越提出,老师对于游戏区域对游戏研究的意识更浓一些,班级区域多而且广,每个区域做到好做到精,孩子们就会特别喜欢,在每个阶段都有提升。美工区体现孩子水平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很多多元的材料都是需要靠老师带着去玩的,老师要有陪伴孩子玩的意识。
王静表示,我们孩子也是缺乏使用这些材料的经验,当下的探究点和环境材料是存在问题的,科学区旁边要呈现给它表征的地方,观察表征的旁边还要有一支画笔。环境要及时更新,及时丰富孩子相关的游戏经验。
潘亦圆和李国萍都谈到了美工区的名画书籍的投放问题,在选择名家的画作为支架环境的时候,要考虑孩子的生活经验以及接受的范围,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喜好进行选择。曹钰琪、王迪重点关注了表演区,对表演区的规则和材料提出了想法和意见。
徐志国谈到,大五班游戏过程中教师的状态是有分工、站位的,有初步的观察意识,能尽量营造一种开发的氛围。孩子都有自己的事做,一部分孩子在过程中是专注的。班级的空间布局有了很大调整,最大化地把空间还给孩子,尽量让班级的空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区域感的存在;环境中成人的符号少了一些。
最后,徐志国还引领了后期跟进的方法策略。
1.把握大方向。即努力追求三个生活的追求——真实的生活;有序的生活;有挑战的生活。
2.环境创设、材料选择、材料投放的技巧和要点。
3.关注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是否投入(判断当下孩子的游戏水平是否走向高水平的小指标)。
环境、材料、空间布局、老师的观察一定是为了让孩子游戏质量更高,前提是环境是跟着孩子生活往前不断完善的,材料丰富了游戏水平就不会差。
撰稿:潘亦圆 摄影:王静 审核:赵一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