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上午,银河幼儿园2017年11月行政扩大会议在我园常裕园区会议室召开,全体行政办公室成员、各年级组长以及后勤保健、财务、环境、通讯条线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王辉老师主持。
一、关于第八届文化节的对话
银河幼儿园第八届文化节开幕在即,关于文化节的讨论早在之前就已展开,今天的行政扩大会议我们继续围绕第八届文化节展开。
吴亚英老师首先发言:银河幼儿园的文化体系是在2009年9月份开始的,成尚荣先生与银幼的老师们进行对话,2010年时银幼的文化体系雏形形成。思想、体系的形成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今天的再论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吴老师抛出第一问“文化节的意义何在?”
高丽泽老师说到:自己工作第一年伴随着文化节的开始,印象深刻的是文化节丰富的形式,随着自己工作年限的增长,自己对文化节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沈道广老师谈到:前段时间参加的一次文化节交流活动,讨论过程中激起的思考,文化节是向外展示文化还是文化影响自己。这不是一个矛盾,在文化节中两者都是可以实现的。王辉老师说到自己外出活动时,对于个人而言,让自己对角色的再次认识,是对银河幼儿园文化的再梳理;沈道广老师说,前几届文化节对于自己影响深刻是因为自己从思想到行为的立体的参与;王静老师说到:银幼文化,我们还应处理我们与我的关系,身处银幼的文化价值体系下,如何处理我与银幼文化的关系;吴老师说到:文化节是需要我们思辨的过程,一轮思维推翻前一轮的思考,文化在重重思辨之下获得提升。文化节中管理者需要做的是“布道”的工作。作为管理者需要了解组员、成员的真实想法,不是用一纸调查就能了解的,而是需要如同我们陪伴孩子一样陪伴了解组员、成员的做法、想法。
二、关于“生本课程”的讨论
朱靖波老师说到:“生本课程”是关注个体的课程,我们现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正逐渐从“面”转向个体。“生本课程”是以生活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比如孩子生活活动——睡觉穿衣,再结合前期参加的“常青藤培训”,老师信任幼儿,同时引导孩子具有质疑精神;黄超老师结合班级工作开展谈了自己对“生本课程”的理解:生本课程的架构,想到的是目前班级做的,整体和个体观察的事情。包括户外运动的整体个体的情况,我们做的更多关注到个体;薛丽亚老师结合“回归”、“支持”、“生本课程”说了自己的想法,“回归”文化节背景下我们追本求源,建立“生本课程”其架构在文化节中引发老师的认同;王辉老师结合虞永平教授文章谈了对“生本课程”的理解,“生本课程”的研究要落地;王静老师说到中小学“生本课程”已经做了14年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往的研究案例汲取养分;吴老师接王静老师的发言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生本课程”?王辉老师说到:课程就是孩子在幼儿园过什么日子,来园与出园之间孩子把在幼儿园的生活过得好。吴老师说到:本次文化节我们要回归到关注孩子当下的生命状态,对孩子一生发挥作用那当下他需要哪些品质。
三、下阶段工作部署
银河幼儿园第八届文化节即将开幕,作为管理者我们当下应当做的有什么?吴老师和在座的各位管理者老师做了阐述:
第一、一个有良知和有责任的管理者应该有怎样的信念?吴老师推荐大家去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在常州博物馆的讲座,一位会讲故宫真故事的代言人。有信念,有方法,拿数据说话,为故宫代言。
第二个,接下来的这个阶段,管理者要带着自己的组员去论一论。很多事情就是有意义的,去做布道的工作。
第三个,开始自己尝试去做,抓几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故事越小越好。数据到手,脑袋里自然就会蹦出一些念头。老师们要讲真实发生的故事。
(撰稿、摄影:陆晴 审核: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