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银幼支持性课程建设:我园举行工作室领衔人汇报活动
发布时间:2017-1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陆晴

2017年11月17日中午12点50分,由徐志国老师主持的银河幼儿园工作室领衔人第三次会议在常裕四楼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主题围绕各工作室十月展

开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取得的经验展开,并提出围绕经验,让经验从工作室迁移到班级成为常态。

每个工作室汇报结束之后,除了同伴互评给与了建议,徐志国老师更是针对每个工作室的现状以及特性提出了3-4点突破点,为大家后期工作提供了方向。

【自主管理工作室】

易宣格老师重点介绍其工作室两周一次的《指南》举例,在相应的表格中针对目标进行基于日常观察下的举例,用丰实的案例与目标相联系。

同时每月进行一次关于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察记录的撰写与分享,共享了好的观察视角、观察方式、观察量表等。

同时在十月份还开展了一次现场的调研,每人观察两个孩子,针对幼儿在自主早点的餐前、餐中、餐后的行为表现进行了记录,并将信息整理下来,用于教研活动。目前已经梳理出了一份“自主早点”小攻略。

除了就十月份已经做的进行了汇报,易老师还提出十一月份准备做的是自主散步,目前保健老师整理了一份调查问卷,后期会有一份表格里会涉及到散步的好处,适合的运动量等,可以作为班级老师参考的意见。

最后徐老师针对其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于自主点心:

我们对孩子自主点心的研究一定要抽取可以推广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形态:1.环境策略(符号)

2.现场行动策略,老师观察支持的要点

3.我们有哪些相关的课程支持

关于散步研究:

问卷设计很关键,内容要指向下一步研究的方向。自主散步合理吗?

大部分组织的方式有哪些?评价是什么?孩子在自主散步这一块需要哪些支持。

(2)形态、策略要研究出来。

(3)每个月的观察记录指向自主性表现的状态究竟是怎么样的要看的见。

老师在观察记录中有没有好的策略,要把它推荐出来。

【学习档案工作室】

李婷老师重点就上个月成长档案的评选工作的展开进行了汇报,旨在老师之间能够用好差异资源,共同进步。

在此基础上,徐老师提出除了文本上的共享,还可以在工作室成员内部进行抽样,用“真问题”教研,解决“真问题。”并指出了下一步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用案例来提炼 ‘ 鲜活的元素是什么’

2.一连串的故事中如何看到孩子的变化,变化如何解读与呈现

3.故事在家长会中怎么讲?一对一的小家长会中怎么做?

【户外活动工作室】

吴洁老师指出户外活动工作室十月份重点是围绕“冒险性”游戏展开的。通过现场观察孩子在冒险性游戏场景中的游戏状态,看老师的支持策略,反思环境材料对于孩子的影响,进而进一步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在过程中发现了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冒险性游戏上室友不同的行为表现的,其中小班参与的少,中大班孩子则愿意接受游戏挑战和新玩法。为此针对三个年龄段提出了不同的策略,比如说中大班可以带着任务游戏,增强挑战性。同时吴老师指出小班不仅是孩子的转变,首先是教师观念上的转念。并强调的教师在活动中的三种角色,也将在下个月在香槟湖的调研活动中体现出来。

徐老师针对上述内容,提出了以下可以突破的点:

1.怎么去打破孩子们每天重复同一个游戏的现状,如何给孩子提供新挑战、新问题。

2.既然我们有三类角色,要看教师在户外的场地中如何做适宜的支持者,给人的感觉是做观察像做观察的样子,介入时有做介入的水准。我们是否有更好的支持的策略,我们要做大量的研究,我们为自己也积累大量的东西。

3.我们的混龄,发现混龄在某一个场景中的有和缺。用一些案例,通过老师的策略发挥所期待的东西。

每个工作室都针对自己工作室十月份工作的开展情况情况进行了汇报,也在徐志国的回应中寻找到了接下来可以突破的方向。

【观察工作室】

1.关于区域游戏中点和面观察的策略。梳理站位、路线、工具、观察量表、优秀案例。

2.梳理出如何在每个场景中便捷记录孩子的游戏,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孩子。每个月重点观察一个区域。

【游戏材料工作室】

1.仅有研究材料如何走向生活化、工具类,有哪些?适合投放哪些区域?收集流通使用,好经验分享。

2.材料在过程中的变更策略,什么时候变更合适?什么角度变更。

3.研究经验的推广模式。级组、周计划,整合现有平台,优化过去的策略。

【家园互惠工作室】

1.梳理园级家委会的职责

2.梳理班级家委会的职责

3.梳理小班体验式家委会有什么方式

4.梳理中大班的一对一模式,围绕孩子本学期的发展、期许展开,征询家长对这种模式的意见。

【美育工作室】

1.小中大在美学方面分别有哪些需求

2.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好的策略实施美学

3.静态的展板,半个月为一个时间节点,和当下的阶段课程有关,分享孩子关键的经历和经验,用美学的方法呈现出来。

【分享交流工作室】

1.提高老师现场的观察水平和解读的水平

2.教师的行为和语言策略,从不花学着说,

3.关注孩子分享什么,交流什么,分享和交流的预设和生成。预设如何抓取,什么是要在分享交流提出来的。生成又是如何追随孩子。

本次会议历经一个小时,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收获很多。

(撰稿:李伟林 摄影:魏剑 审核:陆晴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