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下午,银河幼儿园的老师们如约相聚在常裕园区召开银河幼儿园第七届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本次大家将围绕《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中的第三、第四章节内容进行分享交流。
一、历史回顾
首先王辉老师带着大家回顾了以往的读书分享交流活动,读蒙台梭利《自由与规则》;《童年的秘密》;“儿童立场”;“白皮书”——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走进童心》;《发展适宜性游戏》、《儿童游戏通论》、《甘蔗有多高》等书籍。书能够让我们增长知识,将我们引向更广阔的世界,帮助我们习得相关的支持幼儿发展的经验。
二、回归现场
今年我们阅读的书目是《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中的第三、第四章节。对这两个章节的阅读,教师们都有很多收获,冯越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通读——精读——做读书记录。袁晓丽老师能够从阅读中寻找哪些地方是自己需要的;寻找自己需要的一些重要内容。跟自己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将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等等,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其中易宣格老师利用笔记本将要点记录下来,发现书中有很多观点与我园理念是一致的。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饲养区与幼儿园课程》联想到去年小班组开展的主题课程。对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工作,从班级开展的现状进行反思,同时根据园所和班级的现状提出许多可行性的措施意见。
王静老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个章节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记录。并学习了与相关书籍一起读,例如《瑞吉欧的一百种语言》中的“家长资源”,并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李伟林老师以“触动与收获”为话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过程,并结合相关案例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大量消耗材料后,幼儿获得了什么、幼儿自己制作玩具以及挑战对于幼儿的价值。
王禹老师代表大班组分享了大班组老师的暑期网络交流情况,大班组基于实践个性思考,将重点放在了材料、聚焦种植园,同时聚焦下学期材料的投放与准备。
郑李娜老师代表小班组分享了新老师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并通过大家的思维碰撞,相互学习,解决遇到问题的经历与收获,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后期需要思考和不断改进的地方。
汪傲梅以“读书、读行、读心”为话题代表中班组分享了暑期中具有创意的读书沙龙活动读书要动笔、每周半小时的反馈。沙龙结束后,教师们对于本次讨论提出了更多新的观点和想法。与实践对接,对以后的工作做出提前量的考虑与准备。
三、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是今年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最具吸引力的,王辉老师将所有老师按照不同的内容分为七小组,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结合日常工作来谈谈:如何学以致用?经过20分钟的紧张讨论,由微型社区、种植园、图书馆三个小组代表进行了发言,阐述了每个小组的思维火花。
四、引领指导
最后,徐志国老师带着大家思考了三个问题:1.读书为了谁?读书的意义是什么?2.如何读书?我有哪些方法和形式?3.读到的书中内容该到哪里去?并指出今天的分组讨论,对后期工作的设想,还需要我们后期不断地实践。另外,关于课程,徐老师提出支持性课程是谁的课程?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能用更多的故事来解读你的理解?课程建设从理念到行为你落实到了哪些程度?这些依靠我们的行动。
通过今天的读书以及后期的行动,期待大家能够积累更多银河幼儿园的行动故事与路径。希望后期的工作中,大家能够将读书读到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让自己受益,让幼儿受益。
(摄影、撰稿:刘斌 审核:陆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