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银河香槟湖幼儿园迎来了江苏省教科所张晖、徐州市教科所李燕两位专家。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对幼儿半日活动进行现场评估,通过对幼儿半日自然活动下的行为进行观察,从而反观课程开展的质量。
整个评估过程分为这样几步:上午进行半日观察;中午进行教师教育信念问卷调查,下午整理观察数据、与课程核心团队对话,进行问题诊断,并共同商议计划的制定。一天的活动充分提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1.自然场景下的真实保障
为保障幼儿选择的公平性和自然性,当天班级以及班级幼儿的选择均采取抽签形式。评估是在幼儿日常的活动中进行,张晖老师特别强调“不要打扰幼儿,不要让幼儿发现自己在被观察”的原则更保证了幼儿行为的自然和真实。
2.“拿来主义”下的辩证运用
本次评估指标的制定主要参照英国和美国的学前教育评估指标,在使用之前,张晖老师已经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部分修改。指标指向行为的特点有利避免了在以往的评估中均需要通过评估者结合现场和指标做转化的现象,从而有效降低了评估者主观判断的成分。其次结合中国当下幼儿园运营情况的修改,又让这份指标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大大提升。
3.现场检验下的有待完善
现场观察后,张晖老师带着核心组成员对评估的情况进行交流,同时对指标中的内容进行再修改。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指标更加科学有效地对幼儿的行为相对照。如对环境评估的内容进行简化,以帮助评估人员在现场用最简便的方式达成评估的效果。
4.行为反馈下的课程评估
本次评估的依据均来自现场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描述,但最终的目的并非是来衡量幼儿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是在评估描述幼儿行为的过程中让大家更加清晰地看到课程上的问题,从而做出有效改善。
一天的活动高效、紧凑。让我们看到了教师高控与幼儿自发活动下幼儿水平的提现,更让我们感受到幼儿的客观存在性,幼儿的发展不会因为我们是否在观察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环境和材料的付出将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
(撰稿、摄影:汪田田 审核:陆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