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上午,为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加强深度对话和游戏现场的观察研讨,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常州市幼儿园实际的课程改革途径和策略,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升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水平。银河香槟湖幼儿园举行了全市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研讨会暨省级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阶段成果报告会。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潘莉、吴琴芳副处长,市教科学院庄春梅老师、新北区社会事业局杨杰副局长等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来自全市幼教条线的100余名幼教干部、教研人员、项目园园长、分管园长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研讨主题是幼儿游戏活动观察与教育支持,围绕项目建设成果介绍、游戏现场分组观察、小组参与式讨论、大组智慧分享与活动总结等四个板块展开。整个活动持续近4个小时,参会人员感觉还意犹未尽。 活动一开始,新北区教育文体处刘江主任进行了开场集中,阐述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并就新北区课程游戏化建设情况以及银河幼儿园的发展进行了精彩的汇报。接着,新北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新北区教育文体局局长杨杰女士大家致欢迎词。紧接着,吴亚英园长就银幼课程游戏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徐志国老师组织参会人员分10组定点定班进行游戏现场分组观察,并进行参与式讨论和汇报。最后常州市教研室庄春梅老师进行了大组交流总结,吴琴芳处长、戚宝华处长对常州市课程游戏化项目活动进行了指导和建议。
第一篇章 且行且思,课程游戏化建设回顾
活动的第一部分,吴亚英园长做了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经验汇报。吴园长从理解与思辨,传承与发展两个部分把我们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研究之路、经验举措和姐妹园一起分享。课程游戏化的过程,是师本课程向生本课程转化的过程,是从教学模式走向游戏模式的过程。我们立足三个研究、五个突破来进行课程游戏化改革与建设:研究幼儿,多看一点,看懂一点,有温度一点;研究自己,狠一点,深一点,知行合一一点;研究课程,贴近一点,多还一点,支持到位一点。突破教师的陪伴与应答;创设诱发、推进性的环境;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短短的20分钟汇报思辨、逻辑、真实。
第二篇章 分兵十路,现场练兵,参与讨论
在吴园长的汇报之后,120余名参与人员分10组定点定班观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配银河幼儿园一名研究骨干;每组所观察班1名教师参与讨论。十组现场练兵将每位参与者卷入其中,在经历中体会银幼老师的专业,银幼孩子的自主,体味银幼在课程游戏化、前瞻性教学改革之路上的成长蜕变。最后十组老师都进行了研讨成功汇报,有的把小组的观察从面和点两个方面进行汇报;有的提出观察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观察不再是技术的问题,而本是就是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鸣:观察要面向全体、兼顾个体,观察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观察的现场仅仅是一个结果。在观察之前教师要做大量的预设来妥善安排。观察之后更要做好对孩子的支持。要真正立足孩子思考观察和支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区域和课程如何衔接?
第三篇章 领导交流、点灯明路、勇往直前
在10个小组汇报结束,常州市教研室庄春梅老师进行了大组交流总结,吴琴芳处长、戚宝华处长对常州市课程游戏化项目活动进行了深度指导和具体建议。
庄春梅老师从三维体验和三个层面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
三维体验
紧凑感:每个人都停不下来,把有限时间聚焦课程游戏化过程中的问题,游戏观察、现场教研,三个环节很紧凑。
场域感:我们身在一个个场域中,有对话的场域、观察的场域、分享的场域、教研的场域。
互动感:每个人都要参与、思考。观察,观就是看,察就是思,我们不断看,不断思。
我们把大家卷入三维体现,我们触摸银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各个脉搏。我非常欣慰的讲,起步早晚没关系,我们的思考有一定深度、思度、热度。我们要有深度,也要有一定热度,不能冷却。
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银河提供了一个现场,今天是观察,后面是推进。一个字就是做,怎么做?我们的思考:游戏中的儿童在哪里?游戏中的学习元素有哪些?课程发生在哪一刻?当游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是深度学习。课程、幼儿、教师、游戏、学习、发展是联通的。
第二个层面:每个人怎么看,怎么想。看游戏中教师的理念在哪里?支持策略在哪里?游戏支架在哪里?环境、材料都是支架吗?策略在哪里?理念在哪里?游戏观察背后是教师理念到行为。
第三个层面:幼儿园管理的生态和研究的机制在哪里?我们现在要从教育管理走向研究,从管理中心到研究中心。三领三做,领方向、方法、路径。我们是在改革幼儿园课程、生态,提升质量。我们还要思考回去我怎么做,在银河幼儿园背景下,我们都会真研究真思考,逐个突破。
吴琴芳处长对活动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并对后期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吴处指出整个活动非常有质量的活动,在场的人都参与了。十个小组,十个人汇报背后是几百人的思考和智慧。我们的现场是标杆性的。我们从孩子的状态看投入状态是很有序的,完全自主的,这种有序和自主对孩子终生受益,这就是真实状态。同时我们也要从三个问题出发,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观察,如何有效观察,包括我们老师。第二个观察与支持,观察与支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三个区域与课程的关系,区域为实施课程是什么关系。和大家一起产生共鸣。
最后戚宝华处长富有激情和文采的总结把活动掀向了高潮:
戚处提出一个活动能否取得成功有两个要素:参与度、回味度。他用成功、专业、精彩三个词来总结了今天的活动。他认为银幼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与研讨的场景:真实的现场、专业的观察、智慧的分享。
同时戚处提出在幼儿教育中,我们需要注意承认成人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伙伴关系。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判断成人与幼儿活动中展示的“发展”机会。要超越个体,关注同一个群体的幼儿。成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并非看到笑脸才好。
最后,借用戚处的总结语:“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了好的教师,就有了好的教育”。在后续课程改革进程中,银幼将继续遵循教育规律及幼儿成长规律,以“每颗星星都闪光”为核心目标,做“真教育”、行“真示范”,切实依托“基于幼儿行为观察的支持性课程”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
(撰稿:高丽泽 摄影:王静 审核:徐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