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银河幼教集团:银河幼儿园举行游戏材料与环境经验分享会
发布时间:2017-04-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陆晴

2017年4月7日下午,银河幼儿园全体教师齐聚常裕园区中六班,一起参与了由王辉老师主持的游戏材料与环境经验分享会。活动中郑凯伦、李国萍和丁岩三位老师分别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关于游戏材料与环境的经验。

一、空间的改变对幼儿的影响

郑凯伦老师通过前期的观察,发现本班喝牛奶区域设置中的不合理:1.行动的路径繁多,影响“工作”效率。光晨间活动时间,幼儿移动的次数有7次。整个短暂的早晨,孩子们从来园后就一直忙着走来走去,实在很“忙”;2.空间设置的“不合理”,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原有情况下,将喝牛奶的生活区放在了睡房,孩子们摆放好小椅子后,要走近60米的距离去洗手、漱口、插卡、游戏。因此在学习了相关专业理论后,改变了喝牛奶区域的位置,洗手、喝牛奶、漱口、游戏等环节一气呵成,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与行动路径上的繁多让幼儿晨间做事更有效率也更加有序。

二、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和使用的便利性

李国萍老师借助本学期进行的两次环境评比中自己的发现,为大家提出了三点建议:1.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改进材料的投放方式,便于幼儿使用;2.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材料投放;3.深入思考支架性环境材料的呈现方式。

三、支持性课程建设——方便幼儿的环境

丁岩老师借助本班两个案例: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与美工区多肉制作,介绍了合理的支架性环境能够方便幼儿的游戏,而环境、材料与幼儿产生良好互动,又可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但是支架性的环境不是一下就能布置到位的,需要通过教师的观察,不断地调整环境,才能不断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最后王辉老师进行了总结:要建造方便孩子学习的环境和材料首先需要和孩子建立联系。可以分成这样几步:第一,从预设上要符合孩子的特点,难度要适宜,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拼的时候要借助大图来参考。第二,让孩子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可以去教室里找要用的材料。第三,我们通过分享交流,及时的跟进让孩子和所需要的材料建立关系。比如孩子遇到了困难,怎么解决,可以用图片,找环境中的材料解决问题。

(摄影、撰稿:汪傲梅   审核:陆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