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银幼新闻>>文章内容
银河幼教集团:雨天户外生活区,孩子别样游戏场!——记银幼户外野趣工作室3月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03-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陆晴

2017313日雨天,银河幼儿园户外野趣工作室协同新教师共同体的若干成员相约在常裕园区,以“雨天生活区为点”,共同探讨“在雨天户外活动中,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情况”。

调研了户外生活区的现场后,老师们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与自己平时的思考进行了联系:

一、户外生活区能够给幼儿带来些什么?开设户外生活区的原因?

郑凯伦老师结合《指南》的科学领域说到是为了亲近自然,蒋冬雪老师说是为了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易宣格老师是个善于观察的老师,她发现下雨天他们的玩法也不同,有时下雨天的时候,他们会玩种种子的游戏,陈圆圆发现雨天的场地较为开阔,材料真实性,能够满足幼儿的兴趣。朱虹老师进行了总结,除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有其他一些能力发展,如人际交往,精细动作的发展等等。

二、结合观察到的现场,思考幼儿与雨天户外的环境、材料的互动情况

首先郑凯伦介绍生活区的游戏开展情况,他通过视频播放,介绍了日常玩法,如利用机箱,搭建灶台,玩娃娃家的游戏;烧饭;煮汤;种树;生蛋、加工鸡蛋等游戏。

然后我们进行了现场讨论:

1. 我看到了什么?

吴洁老师说到随着材料的丰富后,孩子们游戏的情景也在丰富。张建观察到孩子们用到的自然材料比较多,如砖块、树枝、木片、水枪、泥土他们用这些材料替代的物体也是不一样的。周宇杰老师发现孩子在玩砖块的时候,一是用来铺路;第二种玩法是垒高,往下跳;三是幼儿将砖块作为落地点;四是增加跳跃的难度。

2.问题讨论:

朱虹老师以一张“小树叶都被摘光”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深思,王梅安说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有说是草药;有的说是青菜。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其实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已经将小树叶当成了自己的替代物。但陈圆圆有不同的意见,这些物品是幼儿需要的,如果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的话可能不太合适。王彦老师说看到这张图片以后,大家是否有一个矛盾点:一是孩子游戏需要材料;二是爱护小树?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往往更多考虑的是从教师角度来说——引导。其实,很多时候,可以将这个问题引发到班级里去,让孩子们自己去进行问题的解决。例如:从意识上知道爱护小树苗;从行动上,我们来爱护小树苗,然后利用这一资源,带着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和协商。

三、找路径

    最后,王彦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探讨——要如何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1.教师的观念问题。如何让幼儿玩好的游戏?例如刚刚的那张小树图片,跟孩子一起讨论、探讨这些问题,也可以在游戏当下,跟当下区域里的幼儿进行游戏。形成生活区里的趣事:里面记录幼儿发生的事情,我们老师做的事情等。

2.户外游戏的有效性。体育领域的目标达成度。例如运动负荷、运动量等,我们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在一日生活中,我们要考虑如何运用多种手段,让幼儿进行身体活动。

雨天户外活动的精彩在继续……

撰稿、摄影:魏剑  审核:陆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