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对环境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环境’两字,普通是指儿童所接触的那些静的、呆板的物质。其实,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一切物质是他的环境,人也是他的环境。”
新课程中倡导:孩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客观存在着的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发展也必须在客观存在着的、发展中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环境下发展。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因此,环境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需要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于是,在12月1日下午,在银河幼儿园全体教师在香槟湖园区多功能室开展了主题为“孩子的环境 孩子的故事”的幼儿园优秀环境创设案例分享活动,在孩子们生动、有趣的故事感受、学习我们的环境是如何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创设的?我们的环境又如何支持孩子的发展?
郑李娜:《儿童故事——搬进教室的万里长城》
郑李娜老师通过分享大班幼儿的一副绘画作品,用生动的语言与照片、视频展现了幼儿从当初的一本图画书《孟姜女哭长城》 开始,画一画、说一说书中的故事,孩子们产生了想要搭建长城的愿望。教师通过照片、视频与行动等方式,陪伴、支持着孩子们实现建构愿望。在三天的时间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智慧,完成了一座宏伟、精致“万里长城”。
幼儿的绘画作品、教师的支持性行为、幼儿在这三天中已完成部分的作品,都成为了鼓励幼儿实现建构愿望的“环境因素”,推动着幼儿游戏的发展。
冯越:《班级互动性环境的创设与运用——以“我们班的记录表”为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发展。
那么,就“如何创设能让孩子与环境产生互动的班级环境”这个问题,冯越老师以大四班基于幼儿行为观察下的环境创设为例,与教师们分享了大四班的“记录表”。
1.区域记录表——
基于幼儿区域游戏长期固定在某一领域、局限在自己的兴趣中的情况,为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游戏,教师创建了区域记录表,鼓励去每个区玩一玩、游戏后及时记录、有没完成的作品可以继续完成。记录表不仅能记录自己的行为,还能和同伴、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交流。幼儿区域游戏种类逐渐丰富起来。
2. 建构计划表
给予幼儿建构游戏中常常行动没有计划性、目的性,教师创设了建构计划表。在建构游戏开始前,幼儿记录想搭什么、和谁一起搭,商定、绘画,记录下自己的计划。在游戏中,对照计划表搭建,与计划匹配、不断调整。游戏后,通过计划与作品,向同伴分享经验。通过计划表的使用,幼儿的游戏计划更加具备直观性,记录表还能够体现每次游戏的变化与进步。
3.区域游戏支架性记录表
基于幼儿对游戏有兴趣、有需要,但没有支架的现状,教师充分给予支持,及时提供支架性记录表,促进幼儿游戏的持续与水平的替身。如角色区小吃店的“外卖点单记录表”,幼儿互动中产生外卖游戏,进行外卖点单,按外卖单送餐等游戏。阅读区提供自制图画书记录表,画好之后自己的作品挂在一起,完成后订成一本书,用于分享、交流。科学区的自制记录表,根据材料重新设计更加直观、有效、更加适合幼儿记录表,促进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记录水平的发展。
冯老师通过记录表的使用,及时给孩子支架,推动游戏持续性。教师在幼儿游戏前充分预设与思考,重新设计许多记录表,促进幼儿与环境积极地互动,在游戏中更加投入,使得游戏向更高领域水平发展。这些记录,也为教师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了更真实的记录,因为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记录。
王禹《建构区环境》
王禹老师用班级幼儿的故事,阐述了“我的建构愿望”、“我的建构计划”这两个建构区新增的板块给幼儿和教师带来的惊喜与发展。
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游戏材料,使之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的唯一有效桥梁是教师的引导与支持。教师通过主题墙、计划墙为幼儿一一介绍孩子的故事、与孩子对话,促进幼儿与这些“故事”、曾经的经历互动、回顾、提升。教师也是环境的一部分,良好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良好的师幼互动也是支持性课程的最好愿望之一。
葛怀静《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葛怀静老师分享了小二班及小班年级组从幼儿入园以来的环境创设,与教师们共同探讨孩子如何与环境互动、成为环境的主人并创设自己的乐园。
通过“我的乐园我设计” 、“我的乐园我布置”、“我的乐园,我主演”、“我的乐园我整理” ,一步一步阐述了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创设中,教师是观察、倾听、有智慧的抛接球者,信任、放手、支持孩子自主创设环境的愿望,使幼儿在环境中看到自己、看到同伴、看到曾经的经历与故事,并乐意与同伴讲述、分享。
葛怀静老师总结道,使幼儿与环境互动、产生作用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去,凸显儿童化、课程化、游戏化。环境建立在孩子发展基础与进程,不断发展与变化。
到底何为环境呢?是孩子的故事、是孩子成长的轨迹、是为孩子提供经验支持、方法的提示的图示……
银河的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和幼儿一起创设出“有心、有意、有趣、有序、有效”的幼儿园环境,努力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创设属于自己的乐园!
(撰稿:李湘薇 摄影:陆晴 审核:陆晴)